第三十章、国际反应

    第三十章、国际反应 (第2/3页)

多,够资格成为外交大臣的更少。

    幅阿德是亲英派的领袖,获得了约翰牛的支持,加上大家都清楚维也纳和会上,列强把持了会议根本就没有他们讨价还价的余地,才保住了位置。

    这种情况下,由不得他不小心谨慎,万一引起了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不满,他就完蛋了。

    ……

    伦敦

    英国政府收到印度叛乱的消息,比维也纳政府还要更早一些,这个时候平叛大军都开始准备了。

    收到了苏丹政府的求救,格兰维尔皱着眉头说:“我们努力封锁消息,没有想到还是这么快暴露了。”

    财政大臣约翰-罗素无所谓的说:“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任何消息一旦进入了国会讨论,都会变成一个公开的秘密。

    要不了几天,伦敦的报纸上都要刊登出来了。奥地利人想要收到消息,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这是英国的国情,大事需要国会进行讨论。而国会议员的嘴,都属于没有风门的。

    能够保密几天就是他们有节操了,事实上他们讨论的时候,伦敦的报纸上已经把消息刊登了出来。

    格兰维尔想了想说:“那好吧,泄密问题到此为止,这是国情决定的,不是我们的责任。

    现在的麻烦了,既然奥地利人知道了印度叛乱的消息,那么我可以大胆推断,大部分欧洲国家都知道了。

    原计划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叛乱,不给他们留下可趁之机,显然是不可能了。大家觉得该如何善后?”

    印度对大英帝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没有了印度,英国人的霸权也就崩溃了。

    这个年代澳大利亚还是罪犯流放地,新西兰殖民地刚刚开辟,南非仅仅只是一个中转站,加拿大也还没有发展起来。

    没有了印度这个大市场,兼原材料产地,英国人的工业优势很快就会丧失,地狭民乏的本土根本支撑不起他们的霸权。

    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眼红英国人霸权的人多得去了,就算还不敢直接向他们发起挑战,趁机搞点儿小动作也是不可避免的。

    奥地利只是最先跳出来的,杀鸡儆猴是一个选择,不过前提条件是要确定那一只鸡不会飞才行。要是没把鸡杀死,那就弄巧成拙了。

    外交大臣托马斯回答道:“首相阁下,印度是我们的软肋,现在出现了危机,这个时候我们的敌人都会冒出来。

    不过各国也是矛盾重重,他们相互忌惮,害怕被别人做了渔翁,不敢直接挑战我们。

    奥地利人多半是在拿奥斯曼人做筏子,试探我们的反应。既然他们要进行试探,不如陪他们玩儿好了。

    先用谈判拖延时间,只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印度叛乱,他们就会自己退回去。”

    这是事实,如果伦敦政府可以在几个月内平定叛乱,那么弗朗茨还是只有认怂。

    约翰-罗素提醒道:“托马斯先生,不要忘了还有俄国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