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柳淳的宝库

    第561章 柳淳的宝库 (第2/3页)

,现在被朱棣弄走了,摆明了说,朱老四要耍无赖了。

    果然,君臣两个刚坐下,朱棣就道:“朕让下面刊印了三万本《国富论》,没想到竟然不到两天,就销售一空,真是奇迹啊!”

    柳淳绷着脸,“回陛下,其实也算不得什么,说到底,是长久以来,都缺少研究真正学问的书籍。读书人把精力都放在了诗词歌赋,圣人的微言大义上面,这些东西不能说没用,但老百姓说得好,只能架起锅煮饭,不能架起锅煮道理。”

    “臣恰逢其时,写了一点顺应潮流的东西……陛下,臣觉得朝廷应该引导读书人,真正去研究民生利病。诸如怎么修桥啊,怎么治水啊,经济是怎么运行的,教育是怎么推进的。臣还有个建议,就是借着明年改元的机会,大开恩科,选拔一些真正有用的人才……”

    不管柳淳说什么朱棣都点头,脸上的笑容从来没变过。

    “柳卿深谋远虑,朕都记下了……咱们君臣也别谈空话了,说点有用的吧!比如这一次,你赚了多少?”

    柳淳一口水差点喷出去,怪叫道:“陛下,这么点小事,你还记着啊?”

    朱棣气乐了,“柳淳,跟你说,朕查了实录,知道你跟父皇怎么奏对的。所以,你惯用的那一套手段,到了我这里,就不管用了。朕单刀直入,只想听听你能赚多少钱?”

    朱棣的德行,简直欠揍加讨打,柳淳拿他半点主意也没有。

    既然要算,那就算算吧!

    其实朱棣算错了一件事……他觉得京城有百万人口,读书识字的,也就二三十万,不是每一个人都对国富论有兴趣,所以首批三万本是够用的,或许会少一点,可这样正好能制造热卖的氛围。

    可实际上朱棣算错了,大错特错了。

    首先,百官都推崇国富论,下面的书吏岂能不买来瞧瞧。

    京城各个衙门,一下子就消化了大几千本。

    太学和鸡鸣山学院等地方,也消化了五六千本。

    最重要的是在京的商人,总算看到了一部为他们所写的书籍,这些人大肆狂买,成为了消费主力。

    要知道过去任何的书籍,都没有得到过商人的热捧,柳淳算是开天辟地第一人了。

    光是这三波人,就把三万本轻易消耗掉,而且还远远不够。

    军中还需要几千本,海外的夷商也要,如果说这就完事了,那可太小瞧大明的购买力了。

    在北平,对《国富论》的需求只会在京城之上,保守估计要五万本,苏州作为商业重镇,也非常需要。

    大明有六千万人口,在城市生活的应该有一千万左右,按照百分之五计算,也是五十万本!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