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亲民(下)

    第9章 亲民(下) (第2/3页)

出决定,号召苏家坞老少爷们儿,积极投身屯田开荒,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订出生产计划,规定出生产指标,总之一条,那就是全力以赴开垦荒田,多打粮食,为渡过乱世多做准备。

    这一年,果真像民众说的那样,武邑风调雨顺,各种农作物都没有受到任何灾害,李承宗和苏烈护佑下的地盘上的农作物获得了特大丰收。在这一年里,作为土地实际控制者的李承宗和苏烈,免除了百姓们缴纳的地租,百姓生活水平一下子有了显着提高。由此,民众真正认识到,李承宗和苏烈哥俩所做的一切,都是造福他们百姓的。

    第二年过年一到,民众怀着感激之情,积极热情地组成秧歌队,喜笑颜开地涌到哥俩所在的苏家大院,他们一边打着腰鼓一边高呼:小郎君大少爷决策伟大英明!前来欢迎秧歌队的李承宗听了民众的喊声,边走边对身旁的苏烈说:“大哥,我们伟大英明什么?是困难逼得我们没有办法,我们去向百姓拜年磕头,百姓指给我们一条生路。是百姓伟大英明啊!”

    苏烈因为受李承宗的影响,也逐渐接受了李承宗的民本思想,他也深有感触,“阿威,以前我有些不起这些土里刨食的农夫……可如今看来……当初是我错了……”

    更让哥俩想不到的是在年初一的清早,李承宗收留的流民里最能干的吴老贵与儿子吴大聪喜气洋洋用土车子推着宰杀好的几头羊,要给李承宗他们送去。

    半路上迎面遇到了两个熟悉的老乡。面对老乡的疑问,吴老贵笑着说:“我不是要出去卖掉这么多羊肉,是要送到咱武邑的一个大户人家去的。”

    老乡还是不解地摇摇头。吴老贵进一步说:“小郎君好大少爷他们哥俩是不是咱们武邑最大的大户?!”他的俏皮话说得两个老乡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一个说:“原来老贵兄是给咱们的恩公送肉啊!嗯,中!中!中!老贵兄到底是小郎君亲自点名的生产积极分子,比俺们就是想得周到些!”

    吴老贵说:“二位兄弟对不起了!今天俺推的这羊肉不能卖给你们了。改日,等新羊出圈了,俺再宰杀几只,让大家来尝尝鲜

    两人走了。吴大聪和吴老贵继续往前走着。吴大聪一边走,一边说:“爹,咱们这样一路走过去,会遇到很多熟人的,都这样回答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