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自立

    第26章 自立 (第2/3页)

的杨二陛下,此时已经没有了早年雄姿英发的豪迈,他在江都却越发荒淫昏乱,挑选江淮民间美女充实后宫,每日酒色取乐;又引镜自照,预感末日将到,锐意尽失的他晚年常引镜自照,对萧后和臣下说:“好头颈,谁当斫之!”他既没有像陈后主那样做个长城公,也没有把带在身边的毒药派上用场。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杨二陛下见天下大乱,已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命人修治丹阳宫(今南京),准备迁居那里。

    由于从驾的御林军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归。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杨广闻变,仓皇换装,逃入西阁。被叛军将领裴虔通、元礼、马文举等逮获,他欲饮毒酒自尽,叛军不许,遂命令狐行达将其缢弑,时年五十岁。这个很难评价的君王一手造成的大乱,让华夏人口锐减……..

    同时从遥远的关中也传来了新的消息,那就是李渊称帝了,李家的大唐王朝终于出现了,李渊登基称帝,建都长安,改元武德,同时立李建成为太子,李二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同时追封李玄霸为卫怀王,李智云为楚哀王,不过在对于远在东鲁的李承宗的分封问题上,大唐朝廷却吵翻了天,以郑元寿为首的山东士族门阀上表李渊主张只给李承宗一个郡王的称号,不仅如此还要李承宗交出手中地盘和势力,说白了就是把李承宗手中的资源全部给他们山东士族门阀。

    虽然也有窦威等一批关陇门阀的人则对李渊说你的长孙乃是枭雄之辈,切莫搞坏了关系,那样不值得,但无奈李渊思索再三,觉得在山东之地(这里说的山东可不是后世的山东,而是指的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比以后的山东范围大多了)山东门阀势力太大了,李承宗占的那一块恰巧被山东士族门阀们看作他们的禁脔之地,他李渊要取这天下,就势必要拉拢这些士族门阀,在他看来,自己那个孙儿虽然出色,但他已经实质上失去了坐上这华夏至尊的机会,如此说来牺牲下他也不是不可以嘛。

    在这样的想法左右之下,再加上郑家的挑唆,李渊老头儿以新出炉的大唐淮安王李神通为山东安抚大使,大唐在山东各路的兵马都接受他的指挥,以黄门侍郎崔干为山东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