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斗响(上)

    第118章斗响(上) (第2/3页)

方,震撼人心!

    一场麦子打完,壮汉们挑出麦秸,扫起打好的麦粒,最后揭开木板,只见板下的敞囗缸中还堆了厚厚一层麦粒,都是通过缸上的小板口流下来的。围观的人们手持口袋,一拥而上,争抢缸中的麦粒,这叫拾余粮。

    周石城这“打响场”,岂不是在同自己叫板?堂堂知县公子岂能让一个土老财扫了脸面?向公子咽不下这口气,回来后思之再三,想了一个高招。

    向公子命人在戏台下摆开三九二十七口缩口大瓮缸,往缸里各丢一颗大珍珠,让人们争抢,谁把珍珠抢到手就归谁!

    这下衙门口又变得热闹起来了。瓮缸口小腹大,只能容两个人把脑袋探进去,而缸内壁和珍珠又都抹了油,滑溜溜的很难抓,同时探进去的两颗头颅“砰”的一声撞在一起,而在争抢时,头与头又不免“咚咚咚”地连连撞击……

    戏台上手摇折扇的向公子望着台下头破血流的人们,耳听一连片的撞头声,哈哈大笑,此乃“磕响头”也,可比打响场有意思多了!

    转眼到了盛夏,向公子又听闻周石城要闹个响,叫“擀响面”,急忙又骑马坐轿赶了过去。

    地点仍在那个打麦场上,一溜摆开四九三十六张长木案板,案板旁各支一口烧柴的土灶锅,每个案板上有一块揉和好了的面团,案板前都站立着一个手执擀面杖的女子,每个女子的脖颈和手腕上,都还系着一串串核桃大的小铃铛!

    柳树下的周石城依旧是那身怪模怪样的打扮,只听他手中的拨浪鼓“咚咚咚”地一响,案板前的女人们便擀起面皮来,同时身上的铃铛也“叮叮咚咚”地响起来。切面皮的时候,刀落案板的声音与铃铛声交织,煞是动听。

    不一时,面条落锅煮熟,这些女子便用大碗盛了,给围坐在锅灶边的一家老小食用。结束以后,周石城另给了她们每人一袋子面,算作犒劳。

    向公子看得呆了:这擀响面有声有色,别有一番风情韵致,堪称风流之“响”,亏周石城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