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最后一课

    第三十六章 最后一课 (第2/3页)

石的问题,颜子卿答不出来。

    “是因为他们实在没脸说三万哪!两年大战,户部拨款十万两!十万两?不算凉州,光是晋阳便伤亡十万军民以上,十万两!他们谁家里拿不出十万两?”说到此处,悲从心情,低头长叹,半天才缓过神来。

    “督师,若是为钱的事,我这里倒还有些!那些亏空——”

    “不是钱的事——与亏空无关。过几天老夫就要入京,老夫要去神京问问,问问陛下,为何几十年不上朝?为何被小人蒙蔽?时局如此、民不聊生,党同伐异、结党营私,这些他都知道么?”方鸣石激动不已,颜子卿却满心悲伤。去神京,问陛下!?这也许就是理念差异。拿自己的性命去问一句话,问一句早就有答案的话,在方鸣石看来,也许有意义吧!

    但对颜子卿来说,没有半点意义。皇帝座下的血衣卫,遍布天下,只要他想知道的事,没有什么是不知道的。君不见当今天子几十年不上朝,朝堂之事依然了若指掌,若是边军、百官间的事他不知道——颜子卿只有冷笑。

    两年多来,通过各种渠道也知道一些。执政之初倒也励精图治,元祐十五年那场大变之后,性格大变,不再上朝。二十年,历经多位首辅,风云变幻,稳坐高堂看那潮起潮落,这样的君主,有什么不明白,岂是用“蒙蔽”二字能解释的?

    “我要教你的东西,以后你才会明白!”方鸣石像是交代后事,“我女儿已经交代伍祐帮忙照看!我走以后,这里的所有书籍,就全部送你了!”

    “你记住!”方鸣石抓住颜子卿肩膀,“你曾经说过的话:以你之鲜血护卫大汉,护卫汉民,此生不渝!说到,更要做到!”

    说完扬长而去,只留下颜子卿一人伫立当场。

    颜子卿百感交集。道不同不相为谋,方鸣石的某些观点,自己永远都无法理解;方鸣石做的事,也许自己绝不赞同;但方鸣石的某种品质,已经生生浸入了自己的脑海以致灵魂。有的人你可以不认同他,有的人你甚至可以不喜欢他,但你不得不尊重他。

    因为他带给别人的不光是感动,还有改变!

    “老父母,您就这样走了啊!——”

    “老父母,方大人,您是冤枉的,相信没多久就能澄清的!”

    “方督师,万万保重!” 晋阳城外,近十万军民齐聚一堂,不是戎族入侵,只是为了送一个人。

    刑部差役看着这满城军民的送行阵势,吓得面无人色,一个“贪官”还能被这么多人惦记,谁都没想到。可惜他们没见过,九年前九夷夷民送方鸣石的情景,否则非屎尿横流。

    “凝斋,你这又是何必呢!”伍祐满脸悲戚。虽方鸣石早就和他沟通过,但老友的冤枉他了若指掌,至今无法释怀。只要方鸣石写个自辨书,解释清楚原因,没人能把他怎么样;亦或者干脆把事挑开,把所有人全部拉下水,更没人能把他怎么样,偏偏选了这条最不好走的路!

    “汝女自今日起便是吾女,你可放心!但,到了京城后,能否软一点!”伍祐此话接近于哀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好了,此事无需再说!”方鸣石满不在乎,只是直溜溜看着这合城百姓,心中不甘。

    “好了,方某离开了!”最后看一眼晋阳城墙,方鸣石即将掉头而去。

    “先生!——”一个声音从伍祐身边传来。

    人群瞩目,只见伍祐身后的颜子卿排身而出,独立众人之前。

    “侯爷!”刑部差官躬身经敬礼。如今的颜子卿已经是侯爷之尊,授侯文书是和逮捕方鸣石文书一天达到的。不知道颜子卿要做什么,差官只能让到一边。

    “先生!”今日颜子卿一身正装:头顶七旒侯冠,黄、绿、赤、紫云凤四色花锦绶,下结青丝网,两枚玉绶环;身穿四爪大龙缎袍,玉带玉佩,赤罗蔽膝,白袜黑履。

    “先生!子卿蒙先生两年教诲,已有师生之实,却无师生之名。多次欲拜先生为师,然学生桀骜不驯,先生一直未曾应允。今日一别,先生远去千里,不知何日再能相见!恳请先生收录门下,以了子卿平生心愿!”说完,一个躬身跪倒在方鸣石面前。

    “啊!——”不光方鸣石,伍祐、李文通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