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总兵买枪

    第一百一十九章 总兵买枪 (第2/3页)

大生产规模。可是工人不是马上就能顶用啊。大人能不能说说,你们一年大概能用多少只火枪?大人每支枪能出多少银子,我看看我能不能做下来。”

    “你不知道,那些训练完的小崽子们,怎么跟我说的。他们说,就凭他们那二百只火枪,只要子弹足的话。他们就敢守大同城。我也知道这火枪的威力。我想最好能有一万只火枪,这样战力也会远超现在的十万兵。没有这么多,先弄一千只也行。这价钱么,我出一千伍佰两一只,你看能不能做下来。不行就再加。”姜总兵心里非常担心张知木做不下来。

    张知木听完,面无表情,没吱声。可是心里再算着,如果按姜总兵的说法,一万只枪就是一千五百万两银子。那是不可能的,大明朝十年也拿不出这么些银子,就是一千支枪也是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姜总兵也是拿不出来的。他一定有啥变通的办法,我还要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啥药。

    张知木说:“大人,如果批量生产火枪的话,成本会降下来一些,我算了一下,如果银子足的话,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批量进货,那么就可以省下一些银子。有一千两一只就能下来,用不了一千五百两。不过即使这样,一千只也要一百万两银子。大明朝每年太常库的进项也就是几百万两,每年九边泳的银子一共也就是三四百万两,您一下子能拿出来这么些银子吗?”

    “哈哈,张贤弟你有所不知,朝廷是每年都有银子拨下来,而每个边关当家的总兵也不会把当年的银子都花干净。如果那样,这整个边关这么大,如果哪里出了问题需要银子就没办法了。所以每个总兵每年都会攒下一些,而且边关也有一些进项,所以这点银子不是问题。另外我们这里还有铜冶厂,如果可以的话,我可以按市场价的七折给你铜顶替银子,这样的话就更没问题了。”姜总兵解释说。其实,姜瓖做大同总兵时,在铸钱的事儿上做了不少手脚,赚了大量的银子。朝廷没银子,是他们收不上来银子。他们始终对那些平民百姓使力气,弄得民不聊生,也收不到多少银子。

    张知木知道大同的铜还是很有名的,而自己回去就要搞电了,将来搞线膛枪,也需要用铜做弹壳,这铜的用量会很大。所以他说:“大人,我看这样也行。我先按一千支枪给你准备。按一千两银子一只算,那就是一百万两银子。你给我一半儿铜,一半儿银子就行。”

    姜总兵说:“好,那就更没问题了。你回去就马上给我造枪,我现在着急啊。”

    张知木心想,就凭这一单生意,我就可以重新建一座像样的机械加工厂。我们的蒸汽机造好后,机械制造的效率会有极大的提高,那时我就可以制造线膛枪了。

    听姜总兵说他着急,张知木说:“大人如果实在着急的话,我们从张家口回来时,可以再给大人留下五百只火枪,这些火枪也都是新造出来的,基本上没怎么用过。”

    “哪里话,张贤弟给自己的弟兄配的枪那一定都是好枪。如果你能把枪给我留下那就太好了,我就可以用这些枪先训练士兵了。你也可以把银子或者铜带回去。”姜总兵说。

    最后两人商定,回程时,张知木留下枪,带回去一半儿铜和一半儿银子。每支枪配一百发实心弹和一百发霰弹,子弹的价钱是一两银子十发子弹。回程时张知木可以在姜总兵这买一批黑**,用来装子弹。

    定完这事儿,姜总兵又定了五百辆钢簧马车,每辆车按三百五十两银子,一共是十七万五千两银子,也是一半儿铜一半儿银子。给他送完粮食时先留下二百辆钢簧马车。他说行军作战这马车能顶大用处。

    张知木知道自己做成了一笔大买卖。没想到一个总兵竟然能拿出这么多银子。可是大明朝太常库常常告空。原来是庙穷和尚不穷啊。

    张知木和姜总兵谈完后,就回答大堂。大堂里的陈玉锋和杨玉琳等得都不耐烦了,茶水已经换了几遍。姜总兵首先说:“对不住了,我实在是有要事跟张贤弟谈,冷落二位了。”

    陈玉锋也客气一下说:“哪里哪里,我和杨玉琳正好在这喝喝茶。”

    杨玉琳一看二人的神情就知道大事儿已经谈完,她马上起身,拿出两面装潢精美的镜子,给姜总兵説:“送两面镜子给夫人梳妆用。”

    姜总兵忙客气下,接过来一看,和所有第一次看到镜子的人一样,吓了一跳。他一听要送给他镜子时,以为杨玉琳拿出来的一定是张知木从南方带回来的铜镜之类的东西。没想到镜子里的人和真人一样,这让他感到非常惊讶。连说这可是个宝贝啊,镜子里的人就和真人一样,太神奇了。

    离开总兵衙门,回去的路上,张知木就把姜总兵要**的事儿说了。陈玉锋说:“这一下子我们就能挣很多银子啊。回去再也不用在为银子的事儿担心了。你也不用再为银子的事儿往外跑了。就在家里安心的搞生产这些事儿吧。”

    张知木说:“回去以后,我们要好好搞一个发展规划。窑岗这地方要搞成文化科研教育中心,生产基地要离窑岗远一点。以免影响环境。有了这些银子我们又可以养一些兵了,让这些兵分别得进行培训,使他们以后都能成为军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