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袭会稽 第二十章 举报我方拓跋珪

    第一卷 袭会稽 第二十章 举报我方拓跋珪 (第2/3页)

滋滋地走了。

    待王玛之走后,顺强方才上前轻声询问:“公子这是?”

    裴盛秦知道顺强问的是造船之事,顺强公狗都是裴盛秦随身的亲信,自然不必瞒着他们。裴盛秦解释道:“会稽在南蛮腹地,虽说咱们收服了两万晋兵,却也未必坚守得住,咱们自然得做好跑路的准备。只要造好了船,一有危险咱们便可走海路归国。造出可装三万人的海船,到时候不但能装下两万晋军,还能装走不少的资源,免得留给南蛮。”

    “唔,属下明白了。咱们从会稽出发,至徐州登陆,那便是我国疆境了。全程只需月余即可!”顺强一点即通。

    “嗯,正是如此。”裴盛秦赞许地点点头。如果条件允许,他自然也想造出合格的海船,奈何现在时间就是生命,也只能弄一批速成的一次性海船来应付一二了。

    “顺强,立即派些探子去会稽附近各城镇传播会稽沦陷的消息,务必要让捷报以最快速度传到项城,传到陛下与诸大臣耳中。”

    “遵命!”

    原本此事昨日就该去做,奈何昨日实在是分不出人手。今天雍建岚已经招募了上千壮丁维护城中治安,他带去的一百弟兄正好可以抽出来充做斥候。

    顺强离去,裴盛秦回到了书房,提笔沾墨,便开始写起捷报来了。

    裴部攻下会稽的消息必须分两路传播,一路通过流言扩散,传到项城。另一路则通过益州水师官方上奏的捷报传递上去,二者缺一不可。若是只有流言,朝廷不会轻信;而若是只有一封轻飘飘的奏疏,朝廷同样会怀疑裴部是报的假捷,毕竟八百人奔袭千里攻克会稽实在是有些难以置信。只有流言与捷报同时传递,二者相互佐证,才能够取信于朝廷,进而稳定军心民心。

    裴盛秦并不担心这封捷报会被东晋拦截,这个时代不比后世的监控交通那么发达,只要有心,想要穿越国界送一封捷报到项城是很容易的。也不用担心东晋会封锁消息,如果只是如计划中那样突入会稽,捉了王凝之谢道韫两个人就逃走,东晋还有可能封锁得住消息。但如今裴部收服了两万晋军,直接公然占据了会稽。如此剧变,绝不是东晋朝廷能够封锁得住的。

    将裴部出征以后,如何在荆州失利,又是如何奔袭千里,如何占据会稽,以及将来裴部计划遇险时出海撤离,在何处登陆,都在捷报中写了个清楚明白。同时也在捷报后面力劝朝廷以项城为根据地,收拢溃兵,卷土重来。不管能不能打过,哪怕僵持住也行,只要陛下别回鸾长安,别让那些奸臣去分镇各地就好。

    写完捷报之后,裴盛秦仔细想了想,又拿出一张白纸,继续书写起来,这次写的则是一封举报信。“臣闻天子出征,有云中太守拓跋珪伴行御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