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袭会稽 第二十七章 一道弹劾(第六更)

    第一卷 袭会稽 第二十七章 一道弹劾(第六更) (第2/3页)

年轻人却能带着扈从直接一路走入大堂,足可见秦皇对此人已是信任到无以复加,明里暗里守护的御前侍卫也丝毫不怀疑他会伤害秦皇。

    百官齐齐躬身,朝这青年男子作揖行礼。

    “见过大殿下!”

    青年男子不理会百官,径直朝秦皇单膝跪下,道:“儿臣参见父皇!”

    秦皇微微点头:“丕儿,免礼平身吧。”

    “谢父皇。”青年男子稳健地站起身来。

    原来,这青年男子便是秦皇苻坚的庶长子,前秦大皇子苻丕。而苻丕身后两个扈从则是已故丞相王猛的两个孙儿,现任宣威校尉王国安,以及折冲将军王镇恶。因大皇子当年曾拜在王猛门下学习治国之术,与王氏兄弟关系良好,是故王氏兄弟早早就站队了大皇子。

    百官对大皇子的印象不错,陛下长子,通晓文武韬略,待人处事又随和圆润,实在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唯一的遗憾便是大皇子为庶出,而不是嫡子,若非如此,估计也没有当今太子什么事了。当然,也不是说太子殿下不好,太子殿下同样博学广闻,只是与大皇子比起来,书卷气过于重了一些。

    这些都是后话。

    苻丕情绪有些激动,他笑道:“父皇,儿臣已探明,南蛮各州郡都传出了消息,会稽的确已为我朝所占...”

    裴盛秦及有先见之明地命人在东晋境内城镇传播消息,此刻果然起到了作用。苻丕一边简略地说着各地反馈的情报,宣威校尉王国安则将一叠纸页交给张公公,再由张公公转呈秦皇,这些则是详细的情报了。

    秦皇一边听苻丕简述情报,一边快速翻阅这手中的详细情报,两相印证,终于落下了心中最后的一块石头,不禁喜道:“这裴盛秦,真乃朕之麒麟儿也!”

    秦皇与裴元略做了几十年的君臣,感情深厚,在以前也是将裴盛秦当做子侄辈看待的。此时欣喜之下,呼一声麒麟儿,虽有些不妥,却也不算太过分。

    百官此时才得知,秦皇并没有傻傻的等着听他们分析,在得到捷报的第一时间,秦皇便已下令大皇子外出验证真伪。听大皇子说起沿途消息,便知攻下会稽之事大概不会有假了。如今秦皇这一句麒麟儿的赞叹,更是给这件事情板上钉钉。

    裴元略父子夺下会稽,是真的!

    拿下会稽,真要说有什么大的实际作用,那是没有的。会稽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这座孤城的实际用处,而在于他的政治意义。这次前秦伐东晋,秦皇打起的旗号便是“登会稽而朝诸侯”,换句话说,打仗只是战术过程,拿下会稽才是战略目标。如果没有裴元略父子拿下会稽,那么这次南征带给前秦的就只有淝水战败,王师损兵折将,无功而返。传回国内,那是要引发天下动乱的。但拿下了会稽,结果则又不同,

    一旦拿下了会稽,前秦虽在战术上受到了淝水之败,但却实现了最初制定的战略目标!陛下说要打下会稽,王师便拿下了会稽,大秦朝不还是那个战无不胜的大秦朝么?虽说在淝水死了些人,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南蛮在淝水暗算了王师又如何,朝廷要拿下会稽,南蛮不照样毫无反抗之力么?

    哪怕会稽不能长久的守下去,哪怕裴盛秦在捷报末尾已经写明了守不住会弃城出海,绕道徐州登陆归国。但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