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于府除妖(二合一)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于府除妖(二合一) (第2/3页)

仅靠陆哲目力预估,这棵大槐树就有几人合围那么粗。

    “小先生,这于家,当真有妖物作祟么?”看着陆哲盯着那大槐树,暗地里最信这鬼神之说的裴青奴在旁边问道。

    “大凡妖物作祟,离不开“形真理”三字。

    形——乃基于其与人之渊源,所产生之形。

    真——乃事情之真相,

    理——则为人心之样貌。

    “只要洞悉其形真理,则妖自除尔。”陆哲淡淡地说着。一番话既出,听得裴青奴连连点头,以为听到了秘梓一般。

    “原是如此,那传闻中以雷击妖物,又做何解?”宇文银从另一个房间出来,极为认真地问道。

    “雷生气中,乃天地自然之罡气,乃天之刑罚。妖虽然与人不容,但亦是天生地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于天道眼中,妖与人何异?须知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若其不违天道,若洞悉其形真理,则自去尔,若其祸乱自然,则为天地之悖也,自有雷罚降下,或借风雨,或接高人之手,无论妖与人,均是如此!”

    陆哲一番话,说得众人皆是沉默,随即想起了被雷击的吐蕃人和刘家人的尸体,自动脑补起他们是如何行恶招致小郎君引下天雷击之的。同时也有明白为何这位小郎君为何能毫不手软地除去那么多人。

    原来在此人眼中,凡是身有悖行,有违天道者,自应灭之。果然乃少年仙人,眼中毫无人间礼法约束。

    “老妇见过小神仙,见过众位贵人。”众人正沉吟间,于庆领着他妻子过来,见到陆哲,慌不迭地行大礼。

    “老媪不必多礼,哲听闻这怪事发生之时,老媪恰逢其会,其中细节,还请老媪一一告知。”

    “老妇记得,那日正是蝶娘子头七之日,正值午时,老妇正哄小郎入睡,那小郎,与蝶娘子,倒是一个模子刻出来一般,此时郎君亦在,或是思念蝶娘子,或是感叹小郎年幼,郎君不由得悲泣出声,泣不自胜,彼时,郎君几日水米未进,瘦得脱了像,老妇不忍,便去厨下,想要端出熬好米粥,劝郎君吃些。待老妇回来之时,发觉郎君亦是昏迷坠地,而小郎也不见,老妇大骇,连忙叫醒郎君,叫之不应,老妇便高喊起来,少时,吾夫至,终将郎君唤醒,遍寻府上,终在后院寻到小郎,竟…….”说到这里,老妇人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似乎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一般。

    “那小郎,竟,竟在那槐树之下,周身覆满槐叶,已然,已然….”老妇已经说不下去了,貌似极为惊恐。

    “那这第二起怪事,又是如何情形?”陆哲听了之后,有些皱眉,随即问道。

    “自从发生此事之后,举家骇然,老家主因此气病,三月后亡故。因为此事,老妻亦是被吓坏,自此不再入内宅,转由犬子照料家主。话说大郎君离奇死去二年后,家主续娶一房,正是这琴夫人,不到二年,琴妇人又诞下一女,便由其使女照料那小娘子。”于庆拍了拍自家浑家的肩膀,

    “此女现在何处?”

    “说来也巧,家主怜老仆忠心,将此女配于犬子,此时正值分娩,身子沉重。小神仙若想问其中之事,劳烦小神仙移步。”

    “如此啊。”陆哲沉吟了半晌,“那劳烦管家带路。”

    “好好好。”于庆颇为高兴,兴冲冲地带着陆哲一行人前往自家。

    不多时,一行人来到于庆的家里。

    “小郎君且跟老仆来。”看来于家颇为看重于庆这位管家,他竟然拥有一个独门小院。因为是要见孕妇,宇文银等人自然不方便进去,陆哲便让阿飞在门外守着,自己跟裴青奴一起进去。

    “见过小郎君。”于庆简单的把来意说明了一下,躺在榻上的产妇也挤出一个笑容。“妾不良于行,无法见礼,还望小郎君莫怪。”

    据说于晓怀的续弦乃是读书人之女,其使女也是从小养大的养娘,看着也颇为眉清目秀。见到陆哲进来,言语之间,也颇为有礼。

    “当日究竟发生何事,还望娘子告知。”看着产妇因为腹中孩子,有些不舒服的模样,所以陆哲也不耽搁时间,开门见山地问道。

    “那日——”床上的产妇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开口道,“小姐刚刚奶完小娘子,妾将其放入摇篮,不知为何,妾突然觉昏昏沉沉,不由自主地便昏了过去,恍惚之间,只听见小姐一声惊叫,妾方醒来,只见小姐指着摇篮,浑身不住发抖,直喊着妖魔,妖魔,妾大骇,奔至榻前,安抚小姐,哪只小姐一直高呼妖魔,妖魔,口吐白沫,似被痰迷了心窍,妾怕其咬断舌头,只得高呼,片刻之后,家主与吾夫至,见小姐此状,俱是一惊,而小姐见有人至,亦是指着摇篮,昏死过去,妾连忙去看小娘子,只见小娘子襁褓之上,覆了一层槐叶,妾有些奇怪,便扒开槐叶,哪知,小娘子已然夭折多时,待小姐苏醒之时,便患了失心疯,见不得人,逢人便喊妖魔,时常指着摇篮处,喊着妖魔,妖魔。”

    说道这段经历,这位使女已然抱紧双臂,浑身有些颤抖,这在心理上叫做防卫姿态,显然这段经历对于她来说也是极为恐怖。

    “那摇篮,置于何处?”

    “那摇篮,乃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