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诸葛亮至江东

    第119章 诸葛亮至江东 (第2/3页)

孙权靠父兄孙坚、孙策两代余烈,才可坐得江东,可实际上孙权也并不差,他也非常有头脑。他深知,整个江东,众人皆可降,独独他孙权不可降,刘琮和蔡夫人就是下场。因此,孙权心里无论如何都是不愿意投降曹操的,他更偏向抵抗曹操,保住江东。

    孙权找了个借口离开,暂时没有给在场众文官大儒回应。

    同时,孙权派人传召甚至鄱阳郡的周瑜与镇守其他四方的吕蒙、黄盖、程普、韩当等众将火速归来。

    闻鲁肃带着诸葛亮从江夏归来,孙权又连夜召见鲁肃,与鲁肃洽谈半夜,孙权更坚定抵抗曹操的意志,当然,他也还需想方设法说服江东偏向投降的众文官大儒们,只有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抗曹才能有更大的胜算,而这唯等众将和周瑜归来。

    次日,因周瑜等人还未归来,孙权并未立刻召见诸葛亮,只让鲁肃将诸葛亮带到文馆,与昨日主降曹的众文官大儒一同,只待等周瑜与众将回到建业后,再一同召见。

    初时,诸葛亮与众江东文官大儒泾渭分明,互不干扰。诸葛亮慢摇羽扇,闭目养神。而众江东文官大儒,则继续昨日的商论,你一言我一语都是怎么劝说孙权降曹以保江东不被生灵涂炭。

    诸葛亮听得极为不耻,轻哼一声,毫不掩饰不屑的情绪。天平

    众人皆向诸葛亮侧目。

    要知在场众人,最年轻者也差不多四十岁,而诸葛亮仅二十六七岁,于在场诸人而言算是非常年幼,但诸葛亮博望坡,新野两烧曹军,加上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声名显赫,在场众江东文臣大儒是不服,不屑的。

    本不欲理会诸葛亮,不料诸葛亮这反而不屑的一声轻哼,却点燃了众人对他的怒火。

    随即,由大儒张昭牵头,众江东文臣大儒开始舌攻诸葛亮。

    而诸葛亮则舌战群儒。

    诸葛亮的综合才学绝对是天下无人可敌,他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也是外交家,有惊人之谋略,更有苏秦、张仪一般的口才,要论口才,周瑜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在场群儒比周瑜都差远了,自然更加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一番舌战下来,诸葛亮说得群儒气急却哑口。

    此消息传到孙权耳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