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内在因素

    第282章 内在因素 (第2/3页)

胸怀接受发达国家提供的无偿援助。

    如此一来,要想实现全球大联合,无疑是痴人说梦。

    地缘不可避免的成为影响战后国际秩序的主要因素。

    相对而言,地缘一直是梁夏帝国这类大陆型国家最大的短板,或者说是没办法避开,必须得面对的大难题。

    说得直接一点,在没办法统治整个世界岛的情况下,就必然会遭遇来自地面的挑战。

    显然,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就是典型的代表。

    此外,在波伊战争当中遭受惨败,也与此有关。

    看得再远一些,帝国在战后,一直没有进军玄大陆,即便在利益有关地区,也主要通过扶持代言人来维护自身利益,在根本上也是地缘的问题,比如不愿意在这块远离本土的大陆上树立更多的敌人。

    这些地缘上的缺陷一直束缚着帝国的手脚。

    与之相比,像纽兰共和国这样的离岸国家,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对纽兰共和国来说,需要掌控的,也就是以南北孤大陆为核心的离岸地区,最多在世界岛上获得几处立足之地。

    显然,跟世界岛比,离岸地区小得多,也更加容易控制。

    关键还有,纽兰共和国跟离岸地区的国家,哪怕语言不一样,在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信仰方面,有很强的共通性。

    这些共同特点,让纽兰共和国能够用最小的代价完成对离岸地区的统治与管理。

    要说的话,在第一次全球大战前,纽兰就已经是离岸地区的霸主,而且霸权地位一直维持到现在。

    毫无疑问,在离岸地区长达上百年的苦心经营,以此建立起来的牢固统治地位,以及深入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本身就是纽兰共和国在战败之后仍然敢于跟梁夏帝国抗衡,保持独立地位的底气所在。

    可见,真要比地缘,优势全在纽兰共和国手里。

    “只不过,这个问题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

    “换到那个角度呢?”

    丁镇南笑了笑,说道:“我们看到的劣势,其实都是基于传统的战略观点,即不管我们付出多少,都必须面对来自陆地上的挑战。受文化、传统与思想等方面的影响,我们无论如何都没法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随势力范围扩大,我们的扩张步伐必然放缓,在某个时候达到平衡状态。也正是如此,纽兰共和国这类离岸国家,才能够利用地缘优势抵消实力上的差距,并且通过持续的对抗,让我们在日益严重的内部矛盾当中轰然倒塌。”

    “照你的意思,还会有别的观点?”李天凌直接就问了出来。

    “我们真的不能消除地区发展差异吗?”

    被丁镇南反问一句,李天凌一下没有反应过来。

    “就算能,也需要足够多的时间,至少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这次,反到是白华伟首先搞明白丁镇南的意思。“不说别的,只是文化认同就需要好几代人,绝对不是在我们能够预见到未来能够实现的。”

    “确实需要很多的时间,不过只要走对了方向,那么迟早有一天能够将世界岛,甚至全世界统一起来。”

    “说这些太过遥远,”李天凌把话题拉了回来,“就目前来看,既然拥有如此明显的地缘优势,纽兰当局有什么理由再跟我们耗上几年?先不说别的,只是三年的战争开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纽兰共和国要想保持地缘优势,必须拥有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至少能够阻止我们横渡两大洋。”白华伟瘪了瘪嘴,转而说道:“就算以战时速度,要想打造一支能跟我们抗衡的海军,至少都需要三年时间。考虑到我们也会加大投入,也许三年都不够,最多也只是勉强够用而已。”

    “这还是次要问题。”丁镇南接过了话题。

    白华伟愣了下,不过没接话。

    “打了几场大规模海战,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是岸基航空兵,至少发挥了关键作用。很明显,在掌握绝对兵力优势之前,我们肯定不会进军孤大陆,更别说直接攻打纽兰本土。以发展的眼光看,别说是三年,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