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钢铁洪流

    第三百二十四章:钢铁洪流 (第2/3页)

   而苏连时期的哈萨克斯坦,修建的铁轨要宽出10厘米,是1524毫米的宽轨。

    这是为了国家的安全考虑,国家领土,你怎么可以随便就可以开过来呢。

    所以到了边境口岸,都会进行这样的一个换装操作。

    而换装方法有三种,一种是货物换装,一种是整箱换装,还有一种是整车换装。

    双方的铁路在换装中心并排交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货物卸下来,装到对方的火车上。

    而加入了国际三式联运公约之后,大家的集装箱都是国际标准,就要简便得多了,将集装箱吊起来,安装到对方的火车上面。

    这就叫整箱换装。

    而整车换装呢,就是给火车换轮子。

    像北京到莫斯科的东方快车,开到满洲里的时候,所有人都必须下车,进行一个换**作,要耽误好几个小时。

    而眼前这个亚洲第一大的换装中心,在一般人的眼中,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密密麻麻的铁轨,这时候还只是户外换装中心,就占据一个地势开阔,工程庞大,走下月台的第一眼,几乎全是轨道。

    夹在铁轨中间花花绿绿的集装箱。

    而这些轨道和集装箱的头顶,耸立着一座座红色或者黄色的门型塔吊。

    简而言之,果然是大。

    一切都显得那么粗犷。

    可落在范阳眼里,又不一样了。

    这代表着中国日益强大的工业能力,工业基础,更加重要的是这里的地理位置,国家能源安全大通道,矿石,金属,石油,煤炭,天然气,工业时代的支柱产品通过这条铁路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帮助中哈两国在未来的二十多年迅速发展。

    欧亚大陆桥在这里连通,低廉的运输成本,让中国的商品更具竞争力,进入欧洲也再无阻碍。

    海关派了三个人陪同参观,不停的介绍着各种技术参数,和引以为豪的数据。

    可范阳的心思却不在这里,简短参观过后,向旁边的一个工作人员问道:“这边是整箱换装吧,散货换装在哪里啊?”

    旁边的工作人员不疑有他:“在东货场,要过去看看吗?”

    “那就感谢了。”

    一大群人就跟着工作人员向东货场走,必须看散货,才能解开范阳的心中疑团。

    因为这些集装箱是全封闭的,根本看不出来什么东西。

    但一个个LOGO却是醒目非常。

    有熟悉的COSCO,中国远洋集团,CSCL,中海集运,SINOTRANS,中外运,CHINJIF,中日国际轮渡,还有ACBL,美国商业驳船航运公司,ACL,大西洋集装箱航运公司,ECT,欧洲联合码头公司,HKM,香港海运……

    一看就知道是从船上卸下来的,换装火车给拖到这里。

    看得范阳连连点头,欧亚大陆桥才开通短短的两年时间,集装箱的运力就这么强大了。

    而走到东货场一看,范阳就全都明白了。

    果然,是从苏连薅了羊毛的。

    集装箱是这几年的事情,而之前的火车运载,还是普通的敞车,棚车,罐车,平板车。

    这种货场,都伴有库房还有堆场,煤炭,矿石,袋装物,范阳不动声色的逛着玩儿,一处空旷的场地上码放着大批大批的钢材,还有变形挤压成为一堆一堆的废弃金属。

    堆场的占地面积很大,至少也有好几万吨。

    不管是不是英国人的,都笃定了范阳心中的想法。

    苏连最值钱的是什么?

    钢铁洪流。

    除了军火当然是钢铁。

    1978年,苏连的钢铁产量就达到了1.5亿吨,比当时的美国足足多了一半,70年代苏连的巅峰时期,让米国都落在下风,不得不采取战略守势,300多万常备兵力,预备役部队超过2000万,7万辆坦克,8万辆装甲车,3万门自走火炮,陆军实力世界第一。

    1981年,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在波罗的海沿岸展开,参演的军事人员超过了五十万人,坦克和装甲车动用了几万架次,还出动了一艘航空母舰,演习代号:西方-81。

    而这一的次联合军演,却罕见的没有苏连空军参加。

    因为苏连演习的内容就是,不需要空军进行战略的先行打击。

    放导弹就完了。

    钢铁洪流之后则是鳞次栉比的战术导弹部队。

    号称三天即可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