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六章 (第2/3页)

,刺骨的冰冷,身上也满是汗水。

    自从北荒使节到来那天起,他便开始频繁做噩梦,每天晚上都有一个身着素衣的女子来到梦里拥抱他,像是蝴蝶拥抱茧,而后漫天火光,女人站在火里留下两行血泪......

    那是母亲,他的母亲,虽然已经忘了母亲的模样,但她第一次出现在梦里时,他便确认了她的身份。

    如果梦是真的,母亲的失踪......或许没有父亲口中那么简单。

    他翻身下床,突然想到了什么要紧的大事,又回到了床上,扒着窗户向外瞄了一眼。

    院子里几棵落了叶的树,零零散散的枯叶盖在地上,角落里一只日晷,上面石针的影子斜斜地投射地面。

    “完了!”嬴钺一拍脑门,想起了今天和小楼与熊澜约好了去静名湖边玩,结果......他带着一腔期待又透过窗户往外看去,日晷的针依旧没有丝毫变化。

    “迟到了-------!”

    少年的喊声回荡在了小院子里。

    燕京,静名湖畔。

    今天是一年中最盛大的游湖佳节,正值晚秋,湖两边成排的枫树红成一片火光,自古燕京枫林为文人士子所偏爱,前朝时疆域尚小,此处即临边境,无数士卒在此踏上漫漫征途,是以枫林又得名“离人血”,等待征夫归家的多少离人泣血为泪,染就这样一片绝世美景。

    青晕桥横跨湖面,通体翠绿如玉,桥面宽阔如大道,可驰马纵车,每逢佳节便有王孙公子呼鹰嗾犬,弓马相逐。桥东五里地,即为燕京禁宫,禁卫成列,过路皆严查,擅闯皇宫者打入天牢,七七四十九日后一律问斩。桥西即为燕京最繁华之路段,市井最盛,沿大路两边排开一连串商铺邸店,其中往来,非独燕京人氏,各色目兼而有之,泱泱大国万国来朝之气象,于此可见一斑。

    沿一路商铺深入,便是脂粉伎艺之所,飞檐斗拱相接不绝,雕梁画栋满目皆是,茶楼相对,说书先生搜集天下各地诡谲演义,兼以琴艺书画,演绎古今名事,虽为文坛不齿,却为百姓喜爱。

    此时街角一家小酒馆内,少年少女对着坐在一张桌子上。少女一身鹅黄色的裙子,满头青丝用一支碧玉簪子卡住,簪子上垂下来几根晶穗。

    “好看吗好看吗?”她得意地摇晃着脑袋问桌对面的少年。

    喧嚣的店内,少年只是静静地坐着,左手无意识地抚摸腰间的长刀。听到少女的问话,他愣了一下,然后认真地看了看,“不算好看,显得你......头大。”

    “熊澜你会不会说话啊!”少女娇嗔起来,她在桌子底下踢了少年小腿一脚,“阿钺在的话肯定要说好看了。这个好贵呢,我用了一个月的例份买的!扫兴鬼!”

    她皱起精致小巧的鼻子,冲着少年做了个鬼脸。

    熊澜挑了挑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眼睛看向别处,“阿钺没和你说过他什么时候到么?”

    “他?估计还没睡醒呢吧,天天像头懒猪似的。”少女无聊地玩弄着桌子上的茶壶碗筷,一会将它们叠在一起拼成一个四不像却非要说那是小狗,一会儿又拿起小杯子在手中抛来抛去,看得柜台后面的小二一脸担忧。

    外面熙熙攘攘的行人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呼,然后又沉寂了下去,只有隐约几人声音细微急促,像是在咒骂着什么。

    没等酒馆里的人反应过来,小楼就像一个饥饿的孩子闻到饭菜的香味,一个箭步,以与年龄不符的敏捷向着门口挤了过去,熊澜没能拦住她,只好抓起长刀跟上。

    门外路上不知何时聚集了一群人围成一个大圈,人们相互议论着,时不时用愤恨夹杂畏惧的眼神注视圈子中央。

    一个短衣打扮的人躺在地上,好像昏迷了过去,手脚皆以一种诡异的角度翻折。

    一架马车停在前面,马匹不安地打着响鼻,蹄子烦躁地敲打地面。马车一个轮子歪斜着。一个人掀开马车的帘子,露出头上密密麻麻的辫子。

    “蛮子......蛮子撞人啦!”围观的人仿佛被点燃的火药,轰的一下咋呼起来。北荒那群茹毛饮血的蛮子野人竟然在燕京大路上撞了人,几个市井里的游侠儿已经撸起袖子破口大骂。

    熊澜看见马车上下来的人,瞳孔一缩,却听见小楼“咦”了一声,“这个人是......北荒......赤契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