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脑仁疼的连家大小姐

    第1章:脑仁疼的连家大小姐 (第2/3页)

复已经冰冷了二十对年的姐妹情,况且她学业很忙,真的非常忙。她读的学科是人类学,经常要出外田野,而且经常一去就是一个星期以上,没什么时间和精力去和连欣好好去建立所谓的亲情。

    花了把四年时间硕博读完,回到A市在C大找一份大学老师的工作。想到这里,连昕不禁怀疑,当初她坚持要回国,这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本科和硕士她都是在国内读的,而且是在S市。考博的时候,作为一个热爱人类学的学生,她是很有追求的。所以硕士期间大胆地申请了耶鲁大学,最后,她通过了。

    对于人类学的学生来讲,如果进了耶鲁,那么玛丽萧就是他们的终究目标,她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人类学学科的学者,不仅在方法学论上,还是在研究课题上,她都非常有自己的主见。虽然名声很大,但玛丽萧贵精不贵多,对于挑选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很幸运的是,连昕入学的时候,玛丽萧正在进行的是中国方面的研究课题,她作为当年少有的几个中国学生成功被玛丽萧挑中了。

    在玛丽萧严格的训练下,连昕取得的成绩非常好,在她还没毕业的时候,耶鲁校方就已经提出了希望她能够留校任教的建议。能留在耶鲁任教对于任何一个耶鲁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让人充满激动的消息,但当时连昕非常迷茫,她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留下来。其实说真的,在人文学科发展这么好的国外,她不是很想留在国外,更想回到国内。当初本科入学刚入学的时候,班导的一番话给她印象太深了。他说,国内,很少会有人愿意去读社会学、人类学这些的专业,因为这些专业并不能直接地带来利益,简单来说,看不到钱的存在,但这些是最基本的学科,是让人变得理性的学科,纵观国外众多著名领导人,他们不乏是这类学科出身,但国内没有。

    说她想太多也好,不自量力也罢,她想回国,她想用自己的力量培养更多对人类学这类学科感兴趣的学生。当初的她也不是自愿报这门学科的,是老师让她改变了看法,所以她当这样的一个老师。她希望,无论是自愿还是被动选择这门学科的学生,都能对人类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不是仅仅为了读完那张文凭就够了。

    当年玛丽萧老师也很希望她能留下来,但连昕坚持走。在国内,最好的人文学科在A市和S市,但人类学专业最专的在A市的C大。既然连昕坚持选择回去,毕竟是自己很看重的学生,玛丽萧推荐了连昕去C大。

    连昕在C大只带了一年的本科,第二年直接带了研究生,毕竟从国外回来的优秀学者还是太少了。连昕很感激校方的看重,在教学方面比从前更加认真,但她相对来说经验还是不足的,带研究生的第一年还是挺吃力的,好在现在一切都进入正常轨道了。

    而连欣,无论是成长还是生活的轨迹,都在A市。虽然连欣成绩没有她和连系的好,但终究还是混了个重点大学文凭。她们虽然是双胞胎姐妹,但两人几乎可以说是零交流,更不用说行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