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出使苏州之受骗

    第十章 出使苏州之受骗 (第2/3页)

清,一路上还要仰仗二位大人的提点呢。”王强有自知之明,一番话虽然粗俗,倒也诚恳。

    “王大人即这么说,那下官就逾越了,我们此行先走二十几天的旱路,出了京师,穿越直隶,进入山东,然后在山东兖洲登船走京杭大运河,就可以直达苏州。大人沿途观风巡视,看到什么汇报什么也就是了,其实下边的情形皇上未必不知道,只是找个借口让大人历练一下,这可是皇上的一番苦心呐。到了苏州,自有田大人和下官负责粮饷的筹集,返程的时候官府自然会派亲兵负责押运粮草,不劳大人费心。”张晓东顺势说道。

    “好,一切就听张大人的安排。”王强松弛的往后一仰说道。

    三人在车里说说笑笑之间,一行人已经出了京城上了官道,张晓东随行带了十几挂大车,上面载着从京城采办的货物,加上三人带的数十个随从护卫,长长的队伍一路向南进发,颇有些声势。

    王强掀开轿帘向外张望,指着后面那些马车问道:“张大人,这跟着这么多车是干吗的呀?”

    这些车里都是张晓东为自家商行在北京采买的货物,属于借官差的机会办私事儿,他不好对王强直说,含糊的说道:“这个、这个我们沿途所用物品甚多,自然是要多备一些。再说这些车也有给大人您准备的。”

    “给我准备的?”王强不解的问道。

    “对呀!王大人头一次出京办差,各地的官员仰慕大人的风采,想必会有一些孝敬的物品,这些车就是准备用来装那些东西的,这个、这个、不知王大人对此做何打算呀?”张晓东问的很含蓄,暗示王强沿途官员肯定要送礼,看他到底收还是不收。

    王强自然明白张晓东的意思,想到崇祯皇帝曾经说过,只要有人送礼,尽管收,于是笑着说道:“哦,我明白了,我们所过之处,各地的官员会给咱们送礼,这么说,我这一路下去可不是发财了吗。您连装礼品的车都给我预备好了,真是太周到了,多谢张大人。”

    张晓东和田精明听了王强的话,都暗自松了一口气,心道:只要你肯伸手,那咱们就是“同道中人”了,心里不免对王强又亲近了一些。

    王强在宫中憋闷多日,此番出行犹如鸟儿出笼一般,感到轻松自在,想着自己身为钦差,一路之上有张、田二人照应,不用操什么心,而且沿途各地官员请客送礼的还能发一笔大财,他心中那份得意就别提了。王强琢磨着,张田二人一定会对自己是皇上的近臣有所顾忌,如果不解释开了,彼此老是这么客客气气相互提防着,那就太无趣了,遂笑着说道:“二位大人,在下有一个小想头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大人太客气了,有什么想法您尽管明言,我们一定遵办。”张晓东客气的说道。

    “好。”王强换了一副严肃的面孔说道:“二位大人,我年纪尚小,没有什么本事和阅历,这一路之上要仰仗你们二人的关照,我是个废人,在这世上没有其他的亲人朋友,在我这里,拿二位当自己的朋友一般看待,咱们一路上如果这么一味客套下去就没意思了,如果你们不嫌弃,我们以兄弟相称,你们看如何呀?”

    张、田二人一听,觉得这个小太监性情直率,不似其他办差的太监那样尖酸刻薄的不通情理,自然起了亲近之意,张晓东说道:“我们三人同路而行,那是缘分,本就是兄弟一般,如此我就高攀了。哈哈哈哈。”

    那田精明只是个从五品的部曹,为人谨慎,哪里敢应承呀,赶忙说道:“在下万万不敢高攀二位大人,如果不嫌弃的话,二位大人就叫我老田吧。”

    张晓东见田精明不允,知他谨慎,也不强求,笑道:“哈哈哈,好,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王强也高兴的说道:“太好了,张大哥、老田,我虽然是皇上身边的人,但也吃五谷杂粮,我们彼此之间说话不必藏着掖着的,在皇上那里汇报,兄弟我自有分寸。”

    几个人开怀大笑,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

    张晓东家境本就富庶,而苏州市舶司又是个放屁油裤裆的肥缺,所以他花起钱来大手大脚惯了,他安排手下将沿途的一切都安排得妥协周到,几个人一路走一路聊,倒也不寂寞,王强一个劲的向张、田两人讨教官面上的礼仪和为官之道,收获也是颇丰。

    两天以后一行人到了直隶境界。一出北京,民生的情形就迥然不同了,道路两边虽是大片大片的田地,却基本都是荒着的,地里长满枯黄的杂草,不见农人耕作,沿途经过一些村舍,也是人烟稀少,没有一丝生气。

    王强疑惑问道:“这都初春了,正是耕地播种的季节,你们说这地里怎么没人干活儿呀?还有这村子里的人都跑哪去了?”

    张晓东和田精明对视一眼,田精明说道:“不瞒您说,八成都外出逃荒去了。”

    “逃荒?”

    “嗯!”田精明一脸严肃,重重的点头道:“去年北方大旱,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几省都遭了灾,大部分地区秋粮减产甚至绝收,老百姓交了田赋,家里根本没有多少存粮。如今去年的存粮早就吃完了,今天的粮食还没长出来,所谓青黄不接就指的这个时候,这种年景,饿死人也是常事。”

    “那当地官府不救济吗?”

    “拿什么救济呀!如今西北、东北战事不断,前方粮饷还吃紧呢,各地州府的粮仓也没有多少存粮,就是有,也被,嗨!这就不好说了。”田精明熟牍老吏,在户部多年,对其中的情弊知之甚祥,只是不好对王强直说。

    王强等人正聊的热闹,忽听随从来报,前面不远处有官府仪仗等在路边,张晓东笑道:“看来是保定府前来迎接钦差王大人了。” 原来不知不觉的队伍已经到了保定府的地面。

    王强闻听,微觉诧异,问道:“我们一路都是便装,他们怎么知道我们的行程的。”

    田精明笑着说道:“呵呵,大人有所不知,各地府衙都在京城建有书办房,专门负责打探朝廷的动向,疏通各方面的关系,一有什么消息立即快马回报。你老弟是皇帝近臣,此次奉旨出巡,自是非同小可,各地府县肯定已经得了消息,我们这队伍前后不知有多少地方的官差跟随打探呢。”

    “哦,原来如此。”王强心下了然,他想起在现代的北京也有全国各地的办事处什么的,估计也是干这个的。

    队伍前行,果然是保定府的一大帮官员守侯在路旁,王强等人下了车轿迎上去,那帮官员也迎上前,跪倒一片,领头的一名官员说道:“保定知府马德率属下官员恭迎钦差大人,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各位免礼平身。”王强象模象样的说道。

    “谢钦差大人。”众人齐声答应、起身。

    马德上前同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