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 第四章 白晓云的米谷氣

    离乡 第四章 白晓云的米谷氣 (第2/3页)

。“炁”是原料,那么各个法诀便是成品,没有“炁”,就更不用谈成品。

    这就是先天和后天二气的差别。一个是可以千变万化的能量,而另一个的用处太过于局限,这也就是导致后天氣不如先天炁的原因之一。

    可惜白晓云的运气不好,只没有先天的炁感,无法炼炁。

    还有便是自身的问题了。后天氣毕竟是外在的气,所以也代表了更加难以控制,不是自己的东西,想要完全的掌握,又谈何容易。

    不同后天氣,先天炁源自自己的体内,所以哪怕不用刻意的去训练,也能得心应手。因为这炁本就是身体的一部分,又何来的排斥之说?

    道理是这样,但这世上得氣的人很多,得炁的人却少之又少。

    这也是为什么白晓云要修炼后天“米谷之氣”了,因为他根本没有“炁”感,更谈不上炼炁了。

    而《化自在功》和《天魔万相功》都不需要用先天炁,而是用后天氣就可以了。

    功法的形成需要能量,无疑就只能用先天“炁”。而这似法非法的《天魔万相功》却可以不需要能量,而是用其中的方法引燃后天之氣,然后把爆炸后产生的微小粒子存入丹田之中就行了。

    每到要变化之时,通过消耗丹田内的粒子就能达到目的。就连白晓云也不得不说,这个功法的开创者的确是个震古烁今的天才。

    用后天氣运行的功法,恐怕世上就只有他们家的《化自在功》和《天魔万相功》了吧。

    虽然看着条件很低,不需要先天炁,但这几代人又有几人能练成?白家的大哥和三姐天赋异禀,不是也无法参透吗?

    难便难在这一点,这个看不见的坎。像白晓云都不知道有过这么一道坎,就稀里糊涂的跨过去了。而他的先祖,不知道费劲了多少心血都无法越过。这便是差距,一个看不见,但真实存在的差距。

    眼看着体内的粒子已经在下丹田储蓄的差不多了,他便开始往中丹田吸收能量。

    人体有三个丹田。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上丹田于头部,管理人的元神。中丹田于胸口,管理人的气脉。下丹田于脐下三指处,管理人的精血。

    而除非是灌顶传度,否则一般修士不会用到上丹田(修神魂的除外),而是中、下两个丹田。因为牵扯到元神的上丹田最为危险,稍有不慎就会走火入魔,神志不清。

    白晓云长的瘦弱也是有原因的,他的下丹田从不炼精,而是用来储存变化用的粒子,以备不时之需。久而久之,就和家里人的体质拉开了差距,显得很瘦弱。

    他也一直有荒废《天魔万相功》的念头,但昨天父亲的话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他很想看看这魔功是不是有被他遗漏的地方。

    现在仔细想想,还真的有。他过去就认为那一部分很奇怪了,毕竟他以前不知道这是魔功,所以感觉很别扭。但是现在,一切都说得通了。

    “天生十障魔,遮世人法眼。地生四象魔,扰人间清净。人生六欲魔,举剑斩同袍……”

    “天地人,三元所在魔,是为成圣关。无魔亦无佛,无魔亦无圣。得度己心魔,方得正果证……”

    “圣佛亦无相,天魔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