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行者

    第二章 行者 (第3/3页)

    祯安道与大冶接壤,从祯安道进入大冶,地形逐渐由山地变成荒原,往前一百余里是广阔的无人区,马鞭湖背靠几座山脉,挡住了由西至东的湿润气候,加上遍布终年不竭的温泉,气候温暖,草场长青,是大冶不可多得的优良牧场。

    按照惯例,与大冶最近的象鼻关斥候,最远不过潜至荒原无人区边缘,没有当地人的带领,抛尸荒野是必然的结局。

    荒原无人区是大冶与大丰天然的军事分界线,因此,多年来一只是小股的斥骑进行互相试探,并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冲突,而且大冶的主要作战方向是位于北方的大睦,都想占领夹在中间的两州膏腴之地,以壮实力,来来回回打了几十年,互有胜负。

    秦康意半信半疑,但他也知道,安澜学院以北斗七星为名,一院七部,分别对应行、学、农、艺、医、技、武,各有所长,院内夫子学生,均践行“经世济民”一旨,确为世人所尊敬。因此,各国对安澜学院,多多少少高看一眼。行者游四方,这行部的行者主要是将安澜学院研究的各项技艺在俗世中传播,辨伪存真,去芜存菁,不断的校准各部研究方向,是出了名的实诚,从不说谎。按霍定之所言,大冶在马鞭湖集结重兵,只可能是针对大丰无疑。

    “将军若是不信,定之愿自缚于此,开春以后,天气转暖,若是大冶国启战,必在月余之内。若不幸被定之言重,还请将军怜惜我那徒儿,将宝刀借予三年,定之感激不尽”。霍定之好似铁了心要借刀。

    “那就请先生小住几日,也好让我驼峰关讨教讨教安澜学院的学问”。秦康意毕竟是节制十数万兵马的将军,又出身将门,其心思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冲动,既不答应也不拒绝,将霍定之安排在关内南侧的小院内,叮嘱几个兵士寸步不移的跟紧。行者历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有几分真本事的,万一这战争一开打,到时候也好就近请教。

    霍定之就在这驼峰关住了下来,一日三餐自有安排,安安稳稳的在院内看书,闲暇时操琴煮茶,还在院旁种了一些蔬果,向盯梢的兵士讨了一些旧帐篷,剪开围住两分见方蔬果地,在地里挖了横竖两条深沟,每日以枯枝、炭屑烧上两个时辰,这十日不到的功夫,倒是抽了芽,长了叶,看得往来的军士啧啧称奇。

    霍定之最近无所事事,每次想着那个不肯认自己当师傅的黑小子,会心的扯起嘴角。

    “我霍定之孑立半生,看上的弟子,想跑都不行”。想着远在璟国的黑小子,霍定之修了几十年的心,还是免不了产生争胜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