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面条如何?

    第二十章 面条如何? (第2/3页)

铁锅里倒水。

    “大丫,加大火烧,现在要大火。”方静要准备煮面条了。

    铁锅里的水咕嘟嘟的开了,放些粗盐进去,再把所有面条倒进去,用两根刚刚削的长竹棍当长筷子,手拿长筷在铁锅里搅动着面条,这样不容易糊,几分钟之后,而条有个七八成熟了。

    “大丫,停火,所有火停掉。用灶灰埋上。”方静看着差不多了,叫大丫停了火,倒点酱进去之后,继续搅动锅里的面条。

    “狗娃,去叫你祖母和娘亲回来准备吃饭。”方静放下手中长筷子,赶忙出灶房把小桌子用杂草擦干净搬到正屋。

    “大用叔,我喊狗娃去叫阿婆秀婶回来准备开饭了。”方静忙对着还在忙的方大用说道,看着方大用坐在地上弄竹条,旁边已经弄好了一堆了。

    过了不一会儿,秀婶她们从竹林里回来了,挑着一担罗筐竹叶回来。

    “秀婶,弄这么多竹叶干嘛?柴火也不用这么些呢。”方静对于秀婶弄回来的竹叶很是奇怪。

    “静娃子,你不懂呢,竹叶清洗一下晾干之后,再搓揉,就可以装进被褥里,冬天又暖和又轻便呢。”秀婶对着方静不解的神情说道。

    “呀,还可以这样啊,我都不知道呢,谢谢秀婶。”方静联想着纸张可以保暖,那竹叶也是可以的,觉得古人真是脑洞大开,什么想法都能想到,真牛。

    “阿婆,秀婶,今天上午吃汤饼拌猪头肉,一会试试味道。”方静又回灶房捡了点野葱切碎,撒在锅里,双手端着去正屋放在桌子上,把陶罐也放在桌子上,大丫早已把所有人吃饭的碗筷摆好。

    方静赶紧叫秀婶一家夹铁锅中的面条,自己也给边上的小妹夹好一碗面条,放在桌子上,再从陶罐中舀了些汤汁和肉菜放进碗中,然后用筷子拌匀。

    “小妹,来,这碗给你,端好,要是烫就放桌子吃。”

    “阿婆,秀婶,大用叔,您们就这样弄就行了,拌匀一下,这样味道更足。”方静对着大家演示了一遍。

    “静娃子,莫要管我们,你自己吃就成了,我们会弄的。”阿婆看着方静这忙着方园的吃食,还要教着大家如何弄,开口向着方静说道。

    呼哧呼哧声,这明显就像是头次吃面条的声音,吃完一碗再来一碗,面宽厚,吃起来劲道足足的,方静看着这场吃饭的表演赛,难以用词语来形容了。

    汤饼,大唐人的叫法,西北地方叫不托,偏东的地方叫煮饼,而偏南的地方叫汤饼,方静前世却是叫面条,吃法众多,蒸煮汤炒炸炖闷,各式各样的吃法,可在这大唐,还是以水煮为主,还没多少调料,估计味道没法形容。

    以秦岭淮河为界,方家村隶属南方,固而方家村也是种植的水稻,相对面食类的,方家村以往的祖辈是以面食为主,而搬迁到方家村后,也就把大米作为主食了,小麦随着百年时间的变迁,面食类的基本就没有了。

    “静娃子,这汤饼味道太好了,倒上这猪头肉和汤汁一拌,这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