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二个弟子,先轸

    第8章 第二个弟子,先轸 (第2/3页)

    少年既聪慧又朴实能干,王诩的一应起居全部包下,倒是省了不少心事。

    作为未来的谋元帅,先轸对兵法的悟性果然极高。王诩先从兵种开始讲起,数日后领悟了大半,接着是天时、地形、军事外交,然后是战术、谋略,战例……

    先轸进步神速,一代战神迅速成长。

    ……

    就在王诩继续隐居云梦谷,教授先轸兵法的这段时间,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国力昌盛,齐桓公渐渐生出了称霸之心。

    三年后。

    周庄公驾崩,新周王厘公继位。

    齐国羽翼丰满,为彰显有力的肌肉和拳头,在管仲的建议下,趁此时机齐桓公打起就尊王攘夷的旗号。

    他奉天子以令诸侯,告知宋、鲁、陈、蔡、卫、郑、曹、邾诸国,约定三月初共会于北杏,成立中原九兄弟联盟大会。

    到了结盟日,鲁、卫、郑、曹四国却以各种理由没有出席,不以为然的宋国公又中途离去。在管仲的建议下大会仍然如期举行,齐桓公当仁不让地当上了第一任盟主老大。

    九国建了一个小团体,临了老大只收了三个小弟。其中五国不给齐国面子,尤其是鲁国。

    齐桓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再加上长勺之战时败北一直耿耿于怀,便生出了讨伐鲁国之意。

    为敲山震虎,齐桓公亲自挂帅,率兵迅速占领了鲁国的附属国遂国,接着又占领了鲁国边锤小城汶阳。

    消息马上传到了曲阜。

    鲁庄公惊惧得变了脸色,急忙召集群臣议事。

    大夫公子庆父越众而出,愤愤地道:“齐兵数次欺侮我鲁国,令人气愤,臣愿出兵作战!”

    “不可出兵!”

    施伯出班道,“为今之计,不如修和,请求参与结盟,齐军可不战而退。”

    鲁庄公看向曹刿:“爱卿何意?”

    “臣同意施伯的想法。”曹刿正色道,“理由有三个,第一,管仲乃是天下奇才,声名远扬,难以对付。第二,北杏之会,齐国打着尊王的旗号,我方没有去参加,的确理屈。第三,我国连年战乱,国力削弱,不宜妄动干戈……”

    曹刿说的不无道理。

    这时的齐国已经积蓄了强大的实力,渐渐坐大,相反鲁国本就弱小,发展又缓慢,鲁庄公思前想后,度量不是齐国的对手,无奈点头同意了。

    当即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