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相互拿捏

    第34章 相互拿捏 (第3/3页)

说替赵家父子鸣冤,却不提自己被打一事,但就那个包的和粽子一样的脑袋,往知府和布政司面前一站,那比一张状纸都要管用得多。

    于是王县令立刻放弃了原先准备让毛玉龙哀求自己的想法,直接甩出了自己的决断。“秀才公却不要急,其实这件事情也不是不好商量。”

    毛玉龙见自己的讹诈奏效,也就将话头转回:“不知道大人有何办法?”

    王县令就故意做为难状:“不管出于什么事由原因,毕竟是赵家父子打了人,我可以派孙先生去钱家说项,赵家赔了对方的医药费用,我便命他们撤销告诉。只要对方撤诉,不再追究,本县就可以将赵家父子放回。”

    毛玉龙也就在心中暗暗的出了一口气,一些医药费陪出去也就是了,在厂卫督办的情况下,能让赵家父子脱狱,自己也就算达到了目的。”于是就冲着县君大人拱拱手:“那一切就拜托老父母,学生这就回去,等待老父母的消息。”

    王县令就站起身,对着毛玉龙轻轻点头:“那就请小秀才公先回去等我的消息,恕不远送。”

    毛玉龙就拱手作别,淡然走出大堂。

    看着毛玉龙瘦小的身影在衙门口消失,王县令不由得长叹一声:“不过是几个淡淡的言语,却好像上阵厮杀了一番,此子如此小小年纪,话风里面藏了许多玄机,此子将来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我却太过得罪他不得。”

    读书读傻了,但是在浩如烟海的文章里,也能读出许许多多的心得,这就是这些文人虽然书生义气深重,俺依旧能够治理这个老大帝国的原因。

    孙先生对东家的判断,也是点头赞许,就从这两人刚刚几句的交锋,可谓互相试探,互相要挟。而这个小书生,又能拿捏住大家的七寸,但又能恰到好处的退让,这绝对不是一个15岁的孩子能做到的,以这样的人情世故练达,即便是自己这样的老油条都不能比拟,想想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己也不觉感到汗颜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