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离火(一)

    第七百二十九章 南明离火(一) (第2/3页)

 但是中华朝贡体系又不同于白皮的那一套弱肉强食法则。

    我大汉毕竟是圣贤之国,绝不能堕落到只讲利益的禽兽那一头去。

    因此大汉作为率先走入现代文明的国家,有义务和责任带领中华文化圈一同走入现代社会,享受工业文明的成果。

    大汉上下也将其称之为天命。

    这就是以苏谨为首的大汉丞相提出来的大汉天命论。

    这个概念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了大汉全国上下的拥护。

    苏谨也因此成为大汉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丞相之一。

    在天京城举办的盛大加封仪式似乎是大汉朝对外扩张的号角声,就在这一盛大的景象还没有从人们记忆中消失的同时,从海外再次传出来了许多好消息。

    元武八年四月。

    今年才刚刚20岁的吴奇终于登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铁甲舰陈庆之号。

    作为一名光荣的期门郎,他一上舰就是实习军官的身份。

    吴奇的哥哥在河南内乡战役中阵亡,按照皇帝陛下的新制度,他们这些阵亡军人军属可以选择加入羽林郎延续自己父兄的荣耀。

    按照道理期门郎也是要考试的,但是由于汉军火力实在太过凶猛,包括在北伐战争中的损失都很小,期门郎现在的竞争还不算剧烈。

    这一点倒是让军中不少将官羡慕不已,如果不是实在怕死的话,说不得多少人都要搏一搏了。

    总之,吴奇顺利地完成了在期门郎的服役工作。

    这次还是他主动向郎官寺申请,加上他之前选修的海军课程,因此便被派遣到了南海舰队中来。

    这一次他们的任务是跨过雅加达继续向南,那里有皇帝陛下说的南明离火洲。

    为了这次任务,南海舰队总共派出了三艘铁甲舰和一艘专门的补给船。

    大汉开国已经七年,这七年时间里大汉皇家研究院可没有闲着。

    在皇帝陛下的指导下,发电机、内燃机、电灯、无线电等科技陆续被研发出来并且开始进入生产阶段。

    三军都督府作为大汉对外的利剑,自然是最先享受到这些技术的地方。

    因为有电能可供使用,海军的补给舰已经可以携带一些可以冷冻保存的食物,士兵们的生活条件更是大大改善。

    “舰长,关羽号发来电报,前方即将抵达椰城。”

    作为一名技术人才,吴奇上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电报室室长,一收到前方电报,他马上来到了陈庆之号的舰长室。

    陈庆之号的舰长是在台湾海战中立下过大功的姜保林,他现在已经是卫将军军衔。

    “传令下去,准备入港,让将士们都做好准备,按照轮值计划分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