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道俗俱伏

    第五百四十九章 道俗俱伏 (第2/3页)

,悲声鸣叫,悽切感人。

    北齐孝昭帝皇建二年,僧稠的弟子昙询等奏请孝昭帝为僧稠建塔。孝昭帝下诏说“僧稠大禅师,德行修持高深,是佛家三宝的栋梁之才,其神灵超于一切物外。可以据此地的风俗,建塔以志纪念。后将举行千僧斋祭,彰示法师光辉的一生。使之流传后代。

    北周灭掉北齐后,把废弃后的云门寺赐给大夫柳务文,柳务文让他的亲戚辛俭守把家搬入寺院。

    过了不久,辛俭守一家暴病而亡。

    “现在不能出家,这一辈子就完了。”七岁的灵裕叹息说。

    他的出家的请求又一次被父母拒绝了。

    灵裕一生下来,就与佛门有缘。

    每次遇到僧人,小小灵裕立刻垂手站立,然后躬身施礼,把自己手里拿着的舍不得送给小伙伴的心爱之物送给僧人。

    一听到屠宰的声音,他就觉得那刀好像是扎在自己的身上,疼痛难忍。

    灵裕六岁的时候,就向父母提过出家受戒的要求。

    父母那时瞪大了惊异的眼睛看着灵裕,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六岁的儿子会提出如此不同寻常的请求。

    父母早就把振兴门第的希望寄托在灵裕的身上,他们怎么会允许灵裕出家呢!

    的确,灵裕太聪明了。

    千余字的文章,小灵裕一看就能背诵,《孝经》、《论语》等,初读就文词俱明。

    灵裕出家的要求多次被拒绝后,他就想寻找时机,逃出家门。

    十五岁的时候,灵裕做好了准备。

    但这一年,父亲得了大病,灵裕只得留下来侍候。

    父亲的病,使家人每天为他请医拿药,昼夜看守,而父亲则被病折磨得死去活来。

    灵裕看到这一切,感到生在世上像这样的苦难是无尽的,人生毫无欢乐可言。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灵裕投身佛门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父亲的病稍一好转,灵裕就不辞而别,到应觉寺投明宝禅师出了家。

    刚入佛门,灵裕就手拿经卷对天发誓:“我要真心诚意学法,穷尽三藏的微言大义!”

    灵裕先后从明宝、道凭等五位禅师学法,学习了《地论》、《四分戒》、《僧祇戒》等经典。

    北齐文宣帝弘扬佛法,召集天下英才讲法,众高僧大师前来投奔。

    灵裕借此时机前去学法。

    他跟从安、游、荣三法师听《杂心论》,向嵩、林二法师学习《成实论》。

    灵裕自己则专门研究《华严》、《涅槃》、《地论》等。

    他每学一经,都要搜寻多种版本,探讨其间的异同,从善而学。

    经过这一番学习,灵裕透彻地理解佛经的义理。

    接着,他又开始向众僧传讲佛法。

    灵裕宣讲佛法,其意并在佛经的章句,而是注重其主旨,让人领悟佛理的根本。

    有时他为讲一字,要用几天的时间,有时一次讲几卷。

    在宣讲中,灵裕揭示了佛理的玄妙之意,使听者心领神会。

    为此,前来投奔灵裕的人很多,众人都称他为“裕菩萨”。

    灵裕讲法,从不随意而行。

    如果遇有讲席,定要郑重邀请,灵裕才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