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十二章 黄沙漫漫路万里(二)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十二章 黄沙漫漫路万里(二) (第1/3页)

    柴宗训之所以有信心用皇位来换赵匡胤放自己离开,其实主要是基于一点——赵匡胤对自己的轻视。

    一个六岁的亡国皇帝,放话说要到异族林立的西域去重整旗鼓,东山再起,这话放到任何人耳中,都无异于痴人说梦。

    只怕别人都会下意识的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垂髫小儿不甘心的稚语罢了。

    说不定赵匡胤还会对此大喜过望,巴不得放柴宗训赶快去西域,让他早死早超生,免得留在国内给自己留下一个隐患。

    但如果这件事真的有可能呢?

    如果柴宗训把自己的分析告诉范、王二人,又得到了他们两个老臣的认可,那这话传进赵匡胤耳朵里,就不再是稚语,而是追命的泄密了!

    赵匡胤就算再想要名望,也绝不会允许这样一个隐患摆在他身边。

    就像蜀后主孟昶,唐后主李煜,包括主动投降赵宋的吴越之主钱俶,这些人可都是在之后突然“暴毙”,其中很难说没有赵宋皇室的手脚。

    只不过赵家人一向习惯了假仁假义,又借着胜利者的身份任意修改史书,这些事情的真相,后人早已经无法查证而已。

    柴宗训可不想自己这边刚刚交出皇位,那边就被人背后泄密,然后在赵氏兄弟的安排下,莫名其妙的“暴毙”。

    因此他对范、王二人也只能保持着适度的真话。

    在听到王溥的询问之后,他斟酌了一下,正色道:

    “在决定去西域之时,我就已经想好了之后的一切,不过这些东西,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们,而且从大周到西域,路途遥远,谁也说不准其中到底会发生什么变故,因此王侍郎想让我现在就告诉你该怎么办,说实话,我也回答不出来……”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直视王溥的眼睛道:

    “只是此时此刻,我所能依凭的,唯有王侍郎的忠心。若是王侍郎能相信朕,那就带上你的家人,随朕一起踏上漫漫征途,若是王侍郎觉得留在大周,继续效忠赵氏也是件不错的事,那……朕不会勉强!”

    他表现的态度很强硬,却也没有像王溥向想的那样,一定要逼他誓死追随。

    这反而让王溥感到一阵迷茫。

    从柴宗训的眼神和话语中,他感受到对方似乎很有信心,但是从现实来看,他实在想不到,一个六岁的孩童为什么有信心说出这样的话。

    柴宗训给他的感觉,已经完全脱离了以往那个天真且幼稚的孩童,反而让他隐隐中似乎再次看到了曾经追随的那位英主。

    想到已故的周世宗柴荣,王溥心里不由自主的冒出一股暖流,正是在这位英年早逝的君主身上,他才感受到了被重视和信赖的感觉。

    想到这里,他突然猛地咬咬牙,推金山倒玉柱一般跪了下去。

    “臣,愿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随着王溥的下跪,大殿中的气氛突然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柴宗训和小符氏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笑意,包括旁边的范质,也老怀欣慰的看了王溥一眼。

    “好!”

    柴宗训忍不住激动地走上前去,扶起两位宰辅,兴奋地说到:

    “二位爱卿能在如此危急存亡之秋,依然忠心耿耿,不离不弃,朕深感欣慰,朕在此,代皇祖父、父皇,谢过二位宰辅的赤胆忠心!”

    范、王二人连忙垂首到:“臣,惶恐……”

    一番君臣相亲相爱之后,范、王二人也最终被柴宗训从地上扶了起来。

    得到二人的宣誓效忠,柴宗训确实很高兴。

    因为这两人虽然能力有限,但他们毕竟是大周的宰辅,在某种象征意义上来讲,他们二人的效忠,就代表着大周还没有完全被文武百官所抛弃。

    而且自己到了西域之后,不仅要发展军事力量,同样需要文官来帮助自己治理地方,掌控朝政,这二人毕竟是正副宰相,可以在建国初期很好的辅助自己。

    至于以后,等到自己成长起来,发展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班底,这二人也差不多到了退休的年纪,正好可以交出权力,让新的班底来帮助自己复兴大周,向赵氏复仇。

    另外,这二人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他们自己,还包括他们俩身后偌大的家族。

    不管是范氏还是王氏,都是后周极有势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