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十二章 黄沙漫漫路万里(二)

    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十二章 黄沙漫漫路万里(二) (第3/3页)

南汉等国家,被追赠中书令、琅琊郡王,死后加封秦王,谥号“正懿”。

    此二人皆是后周时期跟随柴荣南征北战的名将,更是赵宋建立之初的栋梁之才,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杯酒释兵权”。

    公元961年,也就是赵匡胤刚刚当上皇帝的第二年,他就有感于五代十国时期纲常混乱,武将掌控兵权之后就可以肆意妄为,随意篡夺君权,于是他找来丞相赵普商量,问他“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熄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赵普告诉他:“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治理的办法并无奇计可施,唯有削其权,收其兵,制其钱谷,则天下自然安定。”

    于是赵匡胤找来自己的几个结义兄弟,也就是赵宋初期掌实权的几位大将,告诉他们:“若不是你们出力,我到不了这个地位,但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整夜不敢安睡,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啊!”

    石守信等人大惊,连忙问他:“何故?”

    赵匡胤回答:“我这皇位,本来不想要,是你们黄袍加身强加在我身上的,但万一有一天,你们的部下也以黄袍加身,强迫你们当皇帝,那时候该怎么办呢?”

    石守信等人顿时明白自己已经受到了猜忌,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于是纷纷惊恐的哭了起来,询问赵匡胤该怎么办。

    赵匡胤于是告诉他们:“人生在世,犹如白驹过隙,为什么不多聚财富,使子孙后代平平安安的过好生活,而且迷恋眼前短暂的权势呢?若你们能放弃兵权,到地方去,为子孙后代多买些田产,添些歌姬,日夜饮酒玩乐,以终天年,朕再与你们结为姻亲,从此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赵匡胤已经把话讲的这么明白,毫无回旋余地了,于是别无他法,只得交出兵权,换取了自身和子孙的荣华富贵。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从好端端的统兵大将,突然间跌落云端,成为一个无权无势的富家翁,仅仅只是保留了表面上的体面,还要随时提防赵匡胤翻脸无情,将他们的家族彻底逼入死路,你说石守信等人会服气吗?

    当然,历史上石守信等人就算不服也没有办法,因为那时候赵匡胤已经掌握了全国的兵权,并且皇位稳固,难以动摇,所以他们只能忍下这口气,甚至还不得不自污名声以保全性命,历史学家说赵匡胤这是以腐败换兵权,加速了赵宋的衰败,这也不是没道理的。

    但对于柴宗训来说,这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或许在“杯酒释兵权”这件事没有发生之前,石守信等人依然会忠于赵匡胤,将他这个幼年皇帝视若无物,自己就算主动去找他们,他们也不见得会搭理。

    但先把伏笔埋在那里,等到日后“杯酒释兵权”发生之后,在于石守信他们联系呢?

    这些人毕竟也是赵宋的实权派,哪怕是被剥夺了兵权,相信在军中的影响力也长久难以消退,到了那时候,只要这群人当中有谁愿意配合自己,里应外合,推到赵宋复仇赵匡胤的事,岂不是又多了几分把握?

    所以这才是柴宗训为什么要去见见石守信、王审琦二人,甚至把这个泼天的功劳送给二人的缘故。

    一方面让他们对自己有个印象,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更受赵匡胤的信赖,日后等到他们和赵匡胤翻脸的时候,才会带给自己更多的好处!

    没有具体回答范质、王溥二人关于将功劳送给石守信等人的疑惑,柴宗训抬头看看天色已经逐渐亮了起来,知道事情不能再耽搁下去了,只有早日和赵匡胤达成交易,他的安全才能多一分保障,于是他利用帝王的权威,独断专行的对范、王二人说到:

    “石守信、王审琦二人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让他们来传递话语,才能让赵匡胤相信,这件事不用再讨论了,我们马上召集人马,先到城门口去,会一会这两位临阵倒戈的将军!”

    说完他大袖一挥,对宫外守候的何内侍喊到:

    “来人,替朕更衣!”

    范、王二人见他一意孤行,又语焉不详,不由得在身后张了张嘴唇,但发现柴宗训走得很坚决,并没有再给他们解释的意思,二人最后只得嚅动了几下嘴唇,留下一脸无奈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