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三十一章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三十一章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 (第1/3页)

    古人的寿命本来就不长,宋朝以前,人均能到四十岁,已经算是高寿。

    更何况白重赞今年已经五十有一?

    作为一个军人,能在乱世中,苟活到五十一岁,确实已经是难能可贵,而白重赞更是从来没有奢望过,自己还能活到下一个整数。

    所以他的意思无非就是告诉柴宗训:我等不了了!

    这句话确实让柴宗训一时间哑口无言,甚至有一种鼻头猛然一酸的感觉。

    但还还是觉得不服气。

    “莫非白老将军以为,赵匡胤就是一位明主,能帮你完成平定天下的梦想?”他有些气急败坏地问到。

    白重赞顿了一顿,默然垂首道:

    “末将与赵匡胤虽然相交不深,但是对他,也曾作过一番了解。”

    “此人出生将门,家学渊源,而且与末将一样,年少就领兵出征,对领兵打仗非常在行,若非如此,先皇也不会对他信任有加,授予他殿前督检点的高位……”

    “而且末将尝闻,赵匡胤在滁州期间,严明法度,治理有方,致使滁州军民万人赞颂,纷纷称赞他为文武双全、宰辅之才!以此可见,此人不仅在武功上,在文治方面亦是一把好手。”

    “所以对末将而言,赵匡胤或许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却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白重赞选择了掏心挖肺,柴宗训也对他的话无言以对。

    赵匡胤在滁州的事,他其实也听说过。

    据说当时后周刚刚打下了属于后唐的滁州,因为临时派遣的官员还未到位,所以周世宗柴荣暂时把滁州交给赵匡胤军管。

    赵匡胤在滁州做的非常好,他严明法度,安稳民心,短短几天的功夫,就让整个滁州的军民都对他非常信服,甚至于在他离开的时候,滁州万民相送,众口一致称他为“宰辅之才”!

    说的是他在滁州有一天,突然见到军队抓了一百多个老百姓,说是逃兵和在城中捣乱的流氓,正准备拉到刑场去砍头。

    这种事在战争期间非常常见,有时候某些浑水摸鱼的地痞流氓,造成的损失甚至比军队更加重大。

    但赵匡胤却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因为他看见这些老百姓当中,有些人面黄肌瘦,软弱无力,根本就不像是能捣乱的样子。

    于是他把那一百多人带回了自己府中,细细审查,结果果然发现,这一百多人当中,只有二三十人是逃兵和流氓,其余的人,都是被军队抓来的普通老百姓,用来冒领功劳的。

    赵匡胤给了这些人公平的审判,将该杀的杀,该放的放,于是一时之间,滁州百姓颇为赞颂,本来因为战争而产生骚乱的民心,也很快就稳定下来。

    正因为这件事,世宗柴荣对赵匡胤高看一眼,朝中的文官也将他视为一名可以治国的“儒将”。

    所以白重赞在柴荣去世、主少国疑的时候,毅然选择了站在赵匡胤这边,哪怕他是一个背负着逆贼骂名的叛将!

    而白重赞的话,也让柴宗训彻底失去了希望。

    他本以为白重赞既然以家国大义为重,那说不定还能劝说一下,万一连他的保大军都投诚了,那说不定,自己还真有可能召集各路节度使军马,立刻夺回属于自己的帝位!

    但现在,白重赞立场坚定地选择了站在赵匡胤那边,这也就意味着他彻底没有翻身的希望了。

    毕竟这是在白重赞的地盘上,只要他一声令下,别说是柴宗训,就连李筠、李重进二人,也一个都活不了!

    既然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柴宗训也就选择了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