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三十五章 一身转战三千里(五)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三十五章 一身转战三千里(五) (第1/3页)

    吐蕃传令兵的神色非常跋扈,颇有看不起这支汉人军队的意思。

    或许是因为在吐蕃人到来的时候,这支队伍显得非常慌乱,因此让他误以为这是一支乌合之众。

    不过他的话语倒是让柴宗训等人暗自松了一口气,原来这是吐蕃宰相论悉伽派出来接应他们的军队。

    论悉伽并不是一个姓氏,在吐蕃人的语言中,“论”是宰相的意思,凡是成功当上宰相的吐蕃人,都会在自己名字面前加上一个“论”字。

    比如吐蕃历史上著名的将领论钦陵,此人的真名应该叫葛尔-钦陵赞卓,姓氏是薛,和唐朝名将薛仁贵的姓相同,但他却是禄东赞去世后吐蕃实际的掌权人,也是吐蕃的宰相,因此大家都习惯于称他为“论钦陵”。

    论悉伽也是如此,他的真名应该不叫这个,具体叫什么柴宗训也不太清楚,不过因为他现在担任着陇右吐蕃的宰相之职,因此外界都叫他论悉伽。

    这队人如果是论悉伽派出来的,那应该没什么威胁。因为当初柴宗训派人去联络的,就是陇右吐蕃的宰相论悉伽。

    他当即朝李筠二人点了点头,李筠二人会意,缓缓牵着马走了出去。

    柴宗训留在原地没动,他的身份尊贵,无需和这些小喽啰答话,而且他必须保证自己的安全,不能随意抛头露面。

    李筠和李重进二人骑马来到吐蕃人大军的面前,吆喝两声牵住马匹,朝那个吐蕃传令兵喊到:

    “我们是大周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你们的首领是谁,请他出来说话!”

    那传令兵立刻朝队伍的后方跑去,片刻之后,几个吐蕃将领穿过人群出现在了李筠和李重进面前。

    当头的一个吐蕃人,留着吐蕃特有的赭面妆,也就是在额角、鼻子、下巴、两颊等面部突出部位,涂上了红色的彩妆。

    这是吐蕃人特有的一种传统习俗,吐蕃人不分性别与等级,都喜欢涂上这样的彩妆,来代表自己的勇猛和胆量,据说这是从吐蕃的游牧文化中传承下来的。

    这种妆容在几千年后依然不是可以看见,可谓是源远流长,兴继不衰。

    但眼前的这个吐蕃将领化上了“赭面妆”之后,却给人以一种十分野蛮的感觉。

    因为他的目光极具侵略性!

    他刚走出人群,就用犀利的目光在李筠和李重进二人身上扫视了一遍,然后流露出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失望,粗鲁的问到:

    “你们的皇帝呢?”

    李筠二人面面相觑,搞不清楚这人是什么路数。

    他怎么不按照常理出牌,一上来就问皇帝在哪儿?

    难道他认识柴宗训?

    二人冲那吐蕃将领一拱手,狐疑地问到:“敢问这位将军尊姓大名?”

    那吐蕃将领翻了个白眼,不耐烦地说到:“本将乃是大相手下皋兰军千户长,博巴是也。”

    大相就是吐蕃人对宰相的称呼,但这个称呼,并不是随便就可以叫的。

    在吐蕃最强盛的松赞干布时期,不仅出了松赞干布这个吐蕃千年难得一遇的明主,还出了一位同样千年难得一遇的名相,那就是禄东赞。

    禄东赞追随松赞干布,为吐蕃的崛起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松赞干布去世后,他又辅佐芒松芒赞,其地位就类似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可以说是集政治、军权于一身,是为吐蕃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宰相,连芒松芒赞都要尊称他为“尚父”。

    而禄东赞,也是吐蕃历史上第一个被敬称为“大相”之人,因为他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吐蕃是实行部落制,很多部落的头领,地位都和宰相平起平坐,所以除了禄东赞之外,其他的宰相都做不到将全国的权力集于一身)。

    但也正是因为禄东赞的强势,导致后来他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吐蕃都陷入了君权和相权的纷争之中。

    就连吐蕃一代战神论钦陵,也死于这种夺权的内讧之中。

    论钦陵死后,吐蕃又陷入了永丹和欧松之间的皇位之争,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吐蕃正式进入分裂时期,“大相”这个称呼,也从此再也没有在吐蕃历史上出现过。

    永丹和欧松将吐蕃弄得四分五裂之后,尚婢婢与论恐热又接过了他们的大旗,再次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