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九十二章 山含远黛水含烟(二)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卷 胡地西风卷苍狼 第九十二章 山含远黛水含烟(二) (第1/3页)

    苏干湖北虽然饱受异族铁骑的威胁,但在这里驻扎,好处有三:

    第一是耕地。

    众所周知,水源充足是耕地肥沃的首要条件,众观中国历史,凡是强盛的城市,无一不是建立在水源充沛、耕地肥沃的土地上,即使到了几千年之后,两河流域的众多城市,依然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一线地区,距离两河流域越远的地方,起经济就越落后。

    而这时的苏干湖,还没有像后世那样萎缩到在地图上都几乎看不见的地步,这里烟波千里,浩浩荡荡,如果能沿湖造田,一定是肥力最充足的上好良田,足够养活数万到数十万的民众!

    第二是人口。

    之前已经说过,人口是发展的根本。

    如果人口稀少,就没法种地,没法经商,自然也没法扩张,更遑论复国兴邦?

    可是周军这次跟随柴宗训一起来到西域的,总共就只有三千余人,这点儿人口,就算再发展个二、三十年,又能扩张到多少?

    恐怕两三万人也就顶天了。

    可两三万人足够建立一个强大的王朝,并打回中原去,推翻赵匡胤吗?

    这肯定不可能。

    别说是打回中原,这两三万人,能夺取归义军的领导权都难!

    所以柴宗训必须要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之法,那就是归化!

    何为归化?

    将异族人归化为汉人,忽略他们的种族和国籍不同,让所有人都成为大周的子民!

    而这一点,在相对比较封闭,又和西域人口众多的回鹘人、契丹人完全不接壤的大月牙泉,是肯定办不到的。

    反倒是苏干湖北,虽然经常被回鹘人和契丹人假扮的马匪袭击,但这也正说明了在靠近苏干湖北的地方,一定有一到两个强大的回鹘人或是契丹人的部落。

    如果能把这些部落征服,并将他们的人口归化为汉人,那柴宗训手中的大周朝的发展,将加速无数倍!

    草原上很多的部落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发展起来的,比如日后席卷天下的蒙古人,最初的乞颜部,能有多少人?

    孛儿只斤.铁木真手下,当初可能不会超过5000人,因为他的父亲,曾被敌人打败,乞颜部也几经分散,就连铁木真自己,也被人差点儿杀死,还连老婆都给抢走了。

    可是到了最后,铁木真一同蒙古,君临天下,成就了伟大的成吉思汗,那时候,他的手下又有多少人,蒙古的势力又发展到了何等境界?

    柴宗训从不认为人少,就无法复国,但前提是得有充足的人口,来供他征服和吸纳。

    这第三嘛,就是交通了。

    之前也说过,大月牙泉虽然山清水秀,风景秀美,但这里交通闭塞,除了连接石羊河之外,最近唯一的能够补给物资的城镇,就是沙州城了。

    这样的地方,基本上不可能有商旅经过,就算有,也最多是一些游商,到这里来贩卖一些小物品。

    柴宗训的目标是重启丝绸之路,让他下辖所属之地成为整个西域的经济和贸易中心,像大月牙泉这样的封闭地形,怎么可能办到呢?

    反倒是苏干湖北,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它虽然远离沙、瓜二州,但这里有大小哈尔腾河地下潜流补给,水源充沛,只要能够兴修道路,使交通顺畅,那就一定会有商旅前来,而且凭柴宗训的手段,等到这里逐渐发展起来之后,他有信心让这里取代沙、瓜二州的地位,成为新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集散地中心。

    只要商业能够够发展起来,就能给柴宗训提供源源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