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大荒风云 第十九章 一碗面,一条道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卷 大荒风云 第十九章 一碗面,一条道 (第1/3页)

    为了让整个计划显得完美无缺,秦无月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他自认自己的头脑不如古卷中描写的那些上古奇才一般精明,他只能靠自己现有的资源去执行一个大致模糊的构思。

    初到祖龙域的时候,青铜古碑的意念告诉秦无月,他应该在这些大千沙粒世界中多走走,体会一下风土人情,找到其中的差异和本质。

    秦无月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只知道这样或许能帮助自己找到真正的道路————一条漫步世界之后独属于自己的修炼道路。

    此时此刻,他就在集市上闲逛,不时扫过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脑海中构思着计划。

    街道两旁的商贩大声叫卖,正值金秋,树老叶黄,高低层次不齐的房垣瓦梁上铺满了落叶,秦无月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热闹的场面,看的他一阵眼热。

    口音腔调,语言风格,衣着的差异,甚至连人与人之间外貌的细微差距都被秦无月记在眼中。

    他走的很慢,只有通过集市这样浓缩却饱满的地方,才能看到灵光城最底层的缩影,从而让计划天衣无缝。

    他很清楚,需要真正融入这个世界,就要把自己的故乡移植到这里,从内而外的将己身视作祖龙域人。

    “我曾经见过很多蛮荒的场面,我故乡的年代似乎很古老,只是不知道大千沙粒世界的层级在我故乡之上还是之下。”秦无月走走停停,同时做了一番对比。

    只是看了几眼,他就觉得祖龙域很年轻,以小见大,秦无月不是一个特别爱说大话的人,但这片世界给他的感觉就是这样,年轻,蒙昧,甚至连修炼道途都十分短,没有达到极致 。

    而者也是青铜古碑让秦无月从这种小天地开始历练的原因。

    为了显得与世界融合更完整,秦无月买了一套天蓝染边云白衬底的长袍,内衬柔滑,袖窄短摆,方便行动。

    他钻到一个人少的地方,换了长袍,打扮了自己的衣着,又沟通了玉佩虚空,召唤了大千轮盘的力量。

    两股红色的力量钻出玉佩,绕着秦无月的面颊游走,直到完完全全把秦无月改造成另一番模样,与之前的样貌相比更阳光了些,一头短发,英姿焕发————正是他在宗门开教试炼时候的模样。

    他回到集市,突然眼前一亮,来到一个不大不小的摊位前。

    这儿卖的是风物志,奇闻异事,人间百态,应有尽有,秦无月眼神寻找,终于选上两本怪谈,薄薄的小册子,散着一股墨香。

    在大道上,秦无月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恍惚间有一种百年沧桑的落寞感。

    硬要说的话,这里的一切,离家乡都太远了。

    有与大荒完全不同的迷离感,秦无月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他脑海中蹦出一个曾经在古卷上看到的词汇

    ————烟火味

    没错,烟火!!就是人间烟火,他心中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冲刷遍全身,让他就那样直愣愣的站在原地,笔直的大道在眼中仿佛被无限拉长,连商铺的声音都泯灭,行人像飘在空中,灵魂渐行渐远的感觉十分奇妙。

    秦无月不禁露出了笑容,灵魂出窍,他问道一股奇香,让他有了灵魂飘渺的感觉。

    “这就是烟火味!!”秦无月叫了出来,行人们不禁抬起头诧异的看着他,而秦无月浑然不知,仍然在原地吸鼻子。

    “什么烟火味儿啊小伙子?你要是想吃面,奶奶给你做,别在大道上站着了。”也不知是何时,秦无月眼中的那种幻灭与鼻尖的所谓烟火向一个方向汇聚,秦无月也顺着香味飘了过去,却发现是一口大锅,烟淡汤白。

    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系着围裙,邀请秦无月过去。

    秦无月坐下来,看着店面,一家小小的面馆,搭一个顶棚,棚上的布被面汤熏的油黄油黄的,有几个破洞。

    椅子有些不平,秦无月索性咔嗒咔嗒的前后晃起来,手杵着下巴,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案板。

    实际上,他还不知道什么是面,从没吃过,觉得很是新鲜。

    老奶奶和自家儿子相依为命,一身家当无多,不过一团刚刚醒好的面揉子,一碗汤,一截裂痕满满的擀面杖。

    说起来,那儿子年岁也大了,站在大锅边,热气熏着脸,他把袖子抹到肘边,又往上拽了一拽。

    秦无月津津有味的看着,并悄无声息的用玉佩记录下这所谓人间。

    老人家或许是做面几十年了,都说面醒出来,舌头是能尝到颜色的,一股子黄而酸涩微苦的感觉,就是醒好的面。

    老手一番,白白胖胖的面团恍恍荡荡揉到了一起,随着老奶奶揉搓拉伸,逐渐变长,秦无月看的两眼直突突,嘴巴微张,他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食物,竟然制作方式有趣到如此地步。

    几个回合的碰撞,面团已经在老奶奶手中屈服成千百根细丝,宛若天仙银发。

    她抛到一边,大锅中不知熬的什么汤料,咕噜噜冒着香泡,色泽浓郁,那大叔用笊篱翻了几番,几下就捞出来了,盛到海碗里,一勺高汤淋下,撒上葱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