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2 (第3/3页)

对不起爹,因为我又把你们大姐失掉了……”觉新愈说下去,心里愈难过,眼泪落下来,流进了他的嘴里。他结结巴巴地说到最后竟然俯在桌子上抬不起头来。

    觉慧的眼泪快要流出来了,但是他极力忍住。他抬起头向四面看。他看见剑云拿着手帕在揩眼睛,觉民用杂志遮住了脸。

    觉新把脸从桌上抬起来,揩了泪痕,又继续说:

    还有许多事你们都不晓得。我现在又要说老话了。有一年爹被派做大足县的典史,【注释2】那时我才五岁多,你们都没有出世。爹妈带着我和你们大姐到了那里。当时那一带地方不太平,爹每夜都要出去守城,回来时总在一点钟以后。我们在家里等他回来才睡。那时候我已经被家人称为懂事的人。每夜我嗑着松子或者瓜子一搭一搭地跟妈谈话。妈要我发狠读书,给她争一口气,她又含着眼泪把她嫁到我们家来做媳妇所受的气一一告诉我。我那时候或者陪着她流眼泪,或者把她逗笑了才罢。我说我要发狠读书,只要将来做了八府巡按,妈也就可以扬眉吐气了。我此后果然用功读书。妈才渐渐地把愁肠放开。又过了几个月,省上另委一个人来接爹的事。我们临行时妈又含着眼泪把爹的痛苦一一告诉我。这时妈肚子里头怀着二弟已经有七八个月了。爹很着急,怕她在路上辛苦,但是没有法子,不能不走。回省不到两个月就把二弟你生出来。第二年爹以过班知县【注释3】的身份进京引见【注释4】去了。妈在家里日夜焦急地等着,后来三弟你就出世。这时爹在北京因验看【注释5】被驳,陷居京城,消息传来,爷爷时常发气,家里的人也不时揶揄。妈心里非常难过,只有我和你们大姐在旁边安慰她。她每接到爹的信总要流一两天的眼泪。一直到后来接到爹的信说‘已经引见中秋后回家’,她才深深地叹一口气,算是放了心,可是气已经受够了。总之,妈嫁到我们家里,一直到死,并没有享过福。她那样爱我,期望我,我究竟拿什么来报答她呢?……为了妈我就是牺牲一切,就是把我的前程完全牺牲,我也甘愿。只要使弟妹们长大,好好地做人,替爹妈争口气,我一生的志愿也就实现了。

    觉新说到这里便从衣袋里摸出手帕揩脸上的泪痕。

    “大哥,你不要难过,我们了解你,”把脸藏在杂志后面的觉民说。

    觉慧让眼泪流了下来,但是他马上又止住了泪。他心里想:“过去的事就让它埋葬了罢!为什么还要挖开过去的坟墓?”但是他却不能不为他的亡故的父母悲伤。

    “三弟,你刚才念的话很不错。我不是奢侈家,不是命运和自然的爱子。我只是一个劳动者。我穿着自己的围裙,在自己的黑暗的工厂里,做自己的工作。”觉新渐渐地安静下来,他望着觉慧凄凉地笑了笑,接着又说;“然而我却是一个没有自己的幸福的劳动者,我——”他刚说了一个“我”字,忽然听见窗外的咳嗽声,便现出惊惶的神情,改变了语调低声对觉慧说:“爷爷来了,怎么办?”

    觉慧稍微现出吃惊的样子,但是马上又安静了。他淡淡地说:“有什么要紧?他又不会吃人。”

    果然高老太爷揭起门帘走了进来,仆人苏福跟在他后面,在门口站住了。房里的四个人都站起来招呼他。觉民还把藤椅让给他坐。

    “你们都在这儿!”高老太爷的暗黄色的脸上现出了笑容,大概因为心里高兴,相貌也显得亲切了。他温和地说:“你们可以回去了,今天‘团年’,大家早点回家罢。”他在窗前的藤椅上坐下去。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又站起来说:“新儿,我要买点东西,你跟我去看看。”他等觉新应了一声,便推开门帘,举起他那穿棉鞋的脚跨出了门槛。觉新和苏福也跟着出去了。

    觉民看见祖父出去了,便对着觉慧伸出舌头,笑道:“他果然把你的事忘记了。”

    “如果我像大哥那样服从,恐怕会永远关在家里,”觉慧接口说;“其实我已经上当了。爷爷发气,不过是一会儿的事。事情一过,他把什么都忘记了。他哪儿还记得我在家里过那种痛苦的幽禁生活?……我们回去罢,不必等大哥了,横竖他坐轿子回去。我们早些走,免得再碰见爷爷。”

    “好罢,”觉民答应了一声,又回头问剑云道:“你走不走?”

    “我也要回去,我跟你们一路走。”

    三个人一道走了出来。

    在路上觉慧很兴奋。他把过去的坟墓又深深地封闭了。他想着:

    “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他又为不是大哥的自己十分庆幸了。

    【注释1】《前夜》,屠格涅夫著,沈颖译。这个译本是1921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我在这里把它的出版期提早了十个月的光景。

    【注释2】典史:清朝的官名。这是知县的属官,专管本县监狱和捉贼捕盗的事情。

    【注释3】过班知县:清朝官吏经大员保举,或者出了一笔捐款(如修治黄河缺口等),因此升官,叫做“过班”。觉新的父亲高克文由典史升为知县,叫做“过班知县”。

    【注释4】引见:高克文以过班知县的身份到北京去,由吏部主事带领他去见皇帝,这就叫做“引见”,每次引见,一班十个人。引见后便可以领照出京,听候补缺了。

    【注释5】验看:高克文到北京后,引见以前,先由点派的大臣察看他的相貌、状态和履历等等,这就叫做“验看”。验看不合格,就不能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