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欢度新年

    第十二章-欢度新年 (第2/3页)

三,又称“小年夜”,孟府阖家上下一起吃罢团圆饭后,开始祭灶。民间传说,每逢到了小年夜,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这家人的坏话了。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个习俗由来已久,按大众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月二十五,家家户户开始做豆腐。“腐”与“福”有相似的发音,做豆腐意味着“在新年收获幸福以及福气”。

    腊鱼二十六,这一天要杀猪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所谓杀猪,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

    自此,众人也就开始采买新年要用的各式礼物、食材,以及家家户户要有的小零嘴儿。

    腊月二十八,各家各户都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春联和窗花,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除夕当天,孟浩派管家带着各种祭祀礼品先行,随后自己带着家人也出了城,一起去了孟氏祖坟所在的农庄。

    除夕夜,包饺子、吃年夜饭,烧金纸、放爆竹等。然后就是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夜渐渐深了,众人也都有些乏了,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翌日一早,孟浩带着家人前去祭祀。

    摆好三牲饭菜、三茶五酒等,陈列好供品后,孟浩上前烧香,随后读了祝文、献酒、焚祝文,全家叩拜。

    在农庄吃罢午饭,孟浩带着家人急忙赶回临安。

    当晚,孟浩被人请去喝酒,夜半方归。

    翌日,也就是大年初二。孟浩尚未酒醒,孟夫人只好自己带着儿子孟然去了张家。虽然孟然还小,尚未成亲,但已与张家小姐订了婚约,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

    到了张府,只有张夫人在家,说是自家老爷已经出门拜年去了。孟夫人也就随张夫人说些闲话,互道了一些吉祥话。张夫人眼看着孟然一个人坐着无聊,也就派了丫鬟去后院把雪儿叫到前厅来,让两个小孩子一起玩耍,顺便熟悉一番。

    大人们大手一挥,两个孩子便一起跑到了张府的后花园。

    那是孟然第三次见到雪儿,他还不知道雪儿的全名是什么,只记得她是一个比较安静的小女孩儿。

    “你好,我叫孟然。”

    雪儿听到这呆头呆脑的话语,‘噗嗤’一声便笑了出来:“我知道你叫孟然。”

    孟然抬头看着笑靥如花的雪儿,不自觉得跟着雪儿一起笑。

    雪儿转过头,正好和孟然对视了一眼,嫩白的脸颊瞬间通红一片,就连耳朵也红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