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传农艺惊为天人 遇异人众人深信

    第17章 传农艺惊为天人 遇异人众人深信 (第2/3页)

蔬,开花甚是艳丽。

    梁三叔在杨二身旁指着地中的作物介绍道:“王爷,这就是最临近河流的好地,土地肥沃,种啥都能长得好,你看现在的荞麦苗春分时节撒入地中,现在才过20余天就已经出苗尺余了。比其他坡地出苗快长势好。”

    杨二绕着转了一圈,指着一处地势略高的土地说道:“就将此地作为试种新作物播种之地,拔除荞麦,重新耕松土质。拨文银10两赔付此地庄户损失。”杨二转身对侍卫统领来护儿说道。来护儿点头应允。

    “梁三叔此事用不了这许多庄户,选出5人即可。此5人每日工钱为铜钱20文,试种成功各奖励10两银钱。明日开始计算工期,务必在3日内将土地重新翻耕,再从家中炉灶中取草灰撒入耕地内,已做养地之用。”杨二说完转身打算往回走。这时,包括来护儿、梁师泰、梁三叔等皆大为惊异,深宫红围之中的年轻晋王对农事竟然如此擅长,这怎么可能?

    三日过后,这一亩试种地一分为二,一边在杨二的指导下起拢培土准备种下红薯,本次作为种子的红薯杨二采用直接埋入整根红薯的方式,等红薯长出藤后,在裁剪藤枝斜插分种。这比直接插枝种植要慢上许多,但也没办法。好在梁三叔等5人早已准备好充足的粪汁水在一旁,每日勤浇灌下也能加速红薯种早日出芽。一边的土地用来栽种土豆,土豆栽种就简单的多。这次将土豆全部栽入土中,没办法。它不像红薯可以在地窖中较长期的保存,这两天在屋中放置的土豆每颗都长出了不少的短芽,吃是不能吃了,只能全部做种。每颗土豆按照出芽数将土豆切成若干小块,每个小块均有一颗新芽。然后指导梁三叔等人将带芽小块淺埋入疏松的土里,间隔约为一尺,然后施以粪肥。

    整个栽种过程对于有丰富种地经验的梁三叔等人来说甚是简单,甚至比种荞麦简单的多。杨二提醒众人,前三周每日浇水一次,不可多。每3日浇灌粪汁水一次,不可多,多则烧苗。三周后,即可出芽指长则每周浇水和粪汁一次。6周后,只需偶尔除草即可,等待果实成熟。红薯在两个月后,将会出藤数尺,则裁剪茎条成段,每段保留5片叶子即可。将裁剪好的茎条段斜插半尺入旁边空置的拢土里,露叶在外,轻压根部,上肥浇水即可。

    时间很快过去旬月,每天杨二都去地里巡视,并传授5人种植方法和施肥技术。他将自己从老爸哪里偷学来的仅有的技术倾囊相授。其实就是红薯稍复杂点,需要截枝留叶斜插分种,扩大种植面积,总的来说一看就会。每次巡视时,不光梁三叔等5人必到场,更有很多闲散庄户围观学习,他们都颇觉好奇,当然更多的姑娘媳妇儿到场是为了一睹晋王的风采。晋王美资仪在大隋民间早有传说。

    在空闲时间里,杨二又让梁三叔找来几个村妇,将手中的125颗鸡蛋一个不少全部交给她们。她们几人的任务就是想办法让这百十个鸡蛋孵化出小鸡,然后喂养长大后再生蛋。不得出现死鸡和吃鸡的情况,并做好记录,包括孵化小鸡数量,养成成鸡的数量等。等鸡的总数达到1000只、鸡蛋数量上万时,梁三叔派人到潼关或是长安晋王府汇报。届时,每个承养农妇根据手中鸡和蛋的数量领取晋王下发的银钱奖励,最多可达千两银钱。

    杨二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