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1章 (第2/3页)

到:“伙计莫再叫喊,这剑我要了。”言罢便丢下几颗银钱。

    “得嘞得嘞,您老接着。”伙计也不含糊,这锈的当烧火棍都无人要的铁剑,有人花这些个钱两,自然是不亏的买卖。

    老马虽然体力不行,但也是可以像驴子一样徐徐走道,伯韫看着揪心,便拿着捆草,牵着这老伙计,征战这么些年,也该歇息了。

    屋子里的漏壶已是到了戌时,他安置好老马,走进屋子,摸着有些余温的将军剑,像是老友重逢。每此时,养子李堂青便笑话他“老头子又当将军啦,老头子又当将军啦!”。

    已经许久没有练武,剑法有些生疏,只是他这把老骨头已经容不得在折腾了,像老马一样,安静的歇息便知足了。

    堂青,堂前自有青山路,一笑生平皆枉然。当初从尸体堆里抱起这孩子的时候,正哇哇叫着,爹娘老母都死了,也是可怜,便收养了,取名叫李堂青。

    这孩子今儿个与几个伙伴去往私塾先生那里念书了,今天城里来了个学富五车的年轻私塾先生,听隔壁的几个姑娘天天念叨那先生生的是个俊模样,又风度翩翩,可把一干不上学的孩子给吸引过去了。

    也难怪城南的敬老先生近来时常喝茶逛市的,些许是这个原因吧。

    今儿私塾好生热闹,不少学生子弟慕名而来,更是菜场的王大妈也拉着赵寡妇来“一睹芳容”,非得瞅瞅这玉树凌风的谦谦君子。

    他觉得,既然是私塾先生,便是好好听人讲讲论语之道,这可好,皆是瞧这模样去的。些许是因为老了,不懂得这些姑娘孩童的喜爱,年少时自己只喜欢一片清净地,念道习武耕地,那些个朝廷命官也是寻一处清净地来修行,现在国泰明安,这些孩子喜欢凑热闹,几个孩童聚在一块儿商量去谁家掌柜那里蹭些零食吃玩,几个姑娘抹了胭脂,站在桥上悄悄讨论哪家公子生的俊俏,像是要邂逅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堂青已是到了束发的年纪,在伯韫看来,这孩子应该饱读诗书,登得大雅之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