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密谋

    第一百零七章 密谋 (第3/3页)

昌宗。武曌不得已,令法司讨论他的罪名。司刑少卿崔昪建议对张昌宗处以大辟之刑。

    宋璟又奏请收张昌宗下狱。武曌温言劝解,希望他能体会上意!不料宋璟声色凌厉,说:“昌宗分外承恩,臣知道言出祸从,然而义激于心,虽死不恨!”

    武曌感到失望,内史杨再思担心忤旨,急忙宣敕令宋璟出殿。宋璟说:“天颜咫尺,亲奉德音,不烦宰臣擅宣王命!”把武曌摆在圣人天颜的高度了。

    武曌准奏,派遣张昌宗到御史台受审。宋璟在庭中站立,按照程序升堂审案,刚审问几句,武曌又派遣内侍前来宣特敕赦免张昌宗。

    张昌宗随内侍而去,宋璟呆立庭中,望着他们的背影长叹道:“哎!刚才怎么不先打破这小子的脑袋呀,到手的机会失去了,要遗恨终身了!”

    凤阁侍郎张柬之得知事情经过,也深感遗憾,说:“这是中丞依法依程序审判的惯性思维造成的。中策刑狱的计划功亏一篑了,十分可惜呀!”

    司刑少卿桓彦范询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张柬之摸着花白的胡子,斩钉截铁地说:“只有舍家救国,实行下策兵谏了!”

    中台右丞敬晖说:“兵谏表示君臣双方公开撕破脸皮了,一旦实行,双方都难以善后,一定要慎重考虑!”

    张柬之对众人拱手说:“如果诸公有顾忌,现在可以退出!”

    相王府司马袁恕己拍案而起,说:“参与密谋的人都是舍生取义的好汉,岂能苟且偷安?”

    鸾台侍郎崔玄暐大叫:“紫袍三梁银头哥,人狠话不多,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干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张柬之说:“好,诸公一起从长计议,周密部署,精密安排,此次行动属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神龙元年正月初,张柬之邀请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到府中用餐,席间,张柬之问:“将军今日的荣华富贵,是谁给的?”

    李多祚流泪回答:“是天皇大帝给的。”张柬之又问:“现今天皇大帝的儿子受到二张的威胁,将军难道不想报答天皇大帝的恩德吗?”

    李多祚坚定地回答:“只要对国家有利,我一切都听相公处分,不敢顾及自身和妻儿的安危呀!”

    张柬之拍案叫好,和李多祚宾主双方指天地发誓,歃血为盟。

    拉拢北衙禁军首领李多祚后,在李多祚的默许配合下,张柬之安排杨元琰、桓彦范、敬晖和右散骑侍郎李湛为左、右羽林将军,控制北衙禁军。

    杨元琰长得高大魁梧多胡须,有点象胡人,曾任荆州都督府长史。当年张柬之前来接任长史时,二人一同泛舟长江,谈到武后改唐为周的事,杨元琰慷慨激昂,有匡复李唐之志。

    所以张柬之推荐杨元琰担任右羽林将军,并提醒他说:“元琰君还记得当年江中之言吗?今日之职并非轻率授予的呀!”

    杨元琰当场表示记得当年泛舟长江时说过的话,誓死匡复李唐。

    姚元崇自灵武回到神都洛阳,张柬之、桓彦范为他接风洗尘,把酒言欢,席间悄悄说:“大事可成了!”将密谋告诉了姚元崇。

    姚元崇对密谋进行了分析和补充完善,引洛州长史薛季昶参加密谋,薛季昶建议斩草除根,除掉武氏诸王。张柬之认为除武的事放到下一步再谈。

    当时太子武显在皇宫以北的翔龙院起居,桓彦范和敬晖利用羽林将军的身份拜谒太子,密陈大计,请求太子授权诛杀二张,武显同意了。

    崔玄暐和袁恕己拜谒太平公主和相王武旦,把奉太子令诛二张的计划告诉他们,宾主双方亲切交谈,达成了重要共识,取得了一致意见。

    武曌的病情加重了,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伺候在侧,日夜担心女皇帝一旦升天,大祸就会临头,急得到处拉拢党援,秘密准备防变。

    张柬之屡次派人飞书上奏告变,又派人在大街、关隘张贴告示,通告张昌宗兄弟谋反的事,武曌都袒护不问。

    二张见羽林军出现了几个新面孔,疑惧不已。为避免打草惊蛇,张柬之推荐建安王武攸宜为右羽林大将军,二张这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