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悄悄幸福

    第7章 悄悄幸福 (第2/3页)

鬼子,当完土匪的军师,就躲在庙里不走了,自己不知道是从哪找到的经书,没事吟吟哦哦地念诵这,自己对外叫“戒我和尚”,剃了发,穿着一身补丁的僧袍,找人在庙门做了块匾,“金马寺”三字镶嵌其中,至此庙就成了庙。村里人也会在初一十五去烧个香,求个签,问个平安,香火倒还旺盛,老和尚倒也算慈祥和善,有求必应。

    刘贵贤——听着文绉绉的,都叫什么国,什么军的,什么强的时代,这个名字着实很独特。这是杨彩霞特意抱着半岁的男孩,去庙上求平安的时候,恰巧碰见“戒我和尚”,煞有介事地观面相,看手相后,说道:就叫“贵贤”吧——一生康健,定能光宗耀祖!杨彩霞听着也很高兴,随机就往功德箱里扔了一把香火钱。

    那是1981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开始在小山沟里开始吹拂,如同大地还未苏醒,就被东方的鱼肚白弄醒,揉揉惺忪的眼睛,淡淡的光照在沉静的村子上空;如同太阳还未穿好嫁衣,羞答答的躲在山后;如同顽皮的孩子还未起床,睡在被窝里闹着嚷着挑水的母亲要东西吃,仿佛一切还沉浸在不曾被打破的寂静中。

    “贤哥”上学后才知道,“贵贤”原来真有出处,出自《荀子•非十二子》: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但就是对这个“贵”字一直耿耿于怀,老是感觉俗气,后来干脆改成了“圭”字。

    但对于小时候的“贤哥”来说,小朋友们都叫他“鬼哥”,除过与他名字中“贵贤”的“贵”字谐音,更多的是只因他长得有些另类:大脑袋很突出(后来才知这是脑容量大,聪明),老让人有种头小身子大的错觉,看见他老感觉他要向前摔倒。有点像香港恐怖片里的小僵尸形象,或者美国科幻片里外星人的样子。又因为“鬼哥”比同龄的小孩大三到六个月,刚开始大人也都叫他“贵哥”。

    大人经常说,去吧,别烦我们,让你贵哥玩去!

    可是后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从谁开始,大家都叫“贤哥”为“鬼哥”,这个称呼一直伴随到“贤哥”的出现。杨彩霞自然很疼他,刘建设也很喜欢他,终于后继有人了,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