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冥冥注定

    第46章 冥冥注定 (第2/3页)



    “秦国先后共有4个国都,雍城、泾阳、栎阳、咸阳。公元前350年,商鞅变法,最后一次迁都到咸阳, 在此成就了秦国霸业。

    楚国先后有7个都城,楚国无疑是最爱迁都的诸侯。前几次迁都有利于领土扩张,但是后面楚国曾经被敌人攻破了两次国都,为了逃难先后迁都4,5次。由此可以看出疆域最大的楚国,战国末期的时候国力下降很大,已经没能力称霸于诸侯。”刚刚上任不久的长史李斯,显然更加喜欢卖弄自己的学识,引经据典、整合分析,无不彰显自己的能力超群。

    “大王,是否修整两年,等待您正式掌权,再行征伐事宜。”都尉蒙毅作为刚刚从前线返回的将领,其实更明白将士们长期征战,早就疲惫不堪,而且数年不见父母亲人、思乡心切。

    “不可,继续攻打赵国!决不可让东方六国有任何的喘息机会。”秦王嬴政却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在他的眼中,秦国的大业最重要,其他的都是可以忽视的。

    “大王,国内粮草兵器尚且充足,可是将士们也的确疲惫不堪。况且赵国一定会召回大将李牧回访邯郸,我们何必和赵国争一时之长短呢?”都尉蒙毅继续劝解道。

    “区区一个李牧,如何能够阻挡兵锋日盛的大秦铁骑,寡人决定再派精锐大军出征,替换先前的将士们,这样就可以轮流征伐六国,直至将六国扫灭!”秦王嬴政一意孤行,随后又说道,“上次就打算让长安君成蛟领军出战,碰上五国合纵攻秦才搁浅。这次就一并办了吧。”

    “可以借口成蛟统帅大军攻打邯郸是因为他曾经在赵国担任人质多年,对于邯郸周围的状况相对熟悉。

    另外宗室子弟历来领军出战的传统,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李斯出言建议道。

    “大王,是不是再考虑考虑?毕竟15万大军可不是小数目!”蒙毅记得历史上的成蛟之乱规模还是很大的,秦王嬴政和秦相吕不韦的手笔也太大了!

    “无妨,寡人已经命令宗室将军嬴杰和嬴良随军出征,成蛟翻不了大浪的。”秦王嬴政一意孤行,非要借机铲除长安君成蛟以及背后的势力。

    蒙毅见状,只好闭口不言,但是脑海中总有些片段不断闪现,眼皮也不断乱跳,心想:会出现什么不可意料的情况呢?

    由于赵国是这次合纵的主谋,所以成为秦国反击的首选。同时,又因为联军主帅庞煖发泄怒气于齐国,也要防范齐国的报复。

    公元前240年年底,赵国令将军傅抵率军驻扎平邑,又令将军庆舍率领东阳、河外之师防范黄河一线。这些都是为了防止齐国的反扑。

    公元前239年,秦国的军队也开进了赵国。秦军分两路:北路10万大军由名将蒙骜统帅,北出太行,攻打赵国的龙城、孤城、庆都,试图切断邯郸周围地区与北方代郡、雁门的联系,防止李牧南下救援邯郸。南路15万大军则由秦王嬴政的弟弟长安君成蛟率领,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