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畜牧大王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52章 畜牧大王 (第1/3页)

    秦朝北地郡乌氏县人。夏、商、周至秦朝,在今固原市原州区境内瓦亭一带,聚居着大量的戎族,史书称他们为乌氏戎。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公元前337-公元前310年),在乌氏戎族的主要居牧地设立乌氏县。现任的族长是乌氏倮。

    古代的六盘山地区水草丰美,气候宜人,适宜发展畜牧经济。乌氏倮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养牛牧马,发展畜牧,养了大量的牛羊。乌氏倮拥有的牲畜多得无法计数,据史籍记载,说他的牲畜多到只能用“山谷”进行计数的程度,即简单的头、匹计数已无法统计准确,只能以一条山沟里所有的牲畜为一个计量单位,进行统计。

    聪明的乌氏倮看到周围的戎人只会放牧,而不懂养蚕、织丝,他就把马、牛、羊贩卖给关中农耕地区的农民,然后收购珍异物品、丝绸等日常生活和生产用品,带回来销往牧区,再换回牲畜销到内地农区,一来一回,做着利润十分丰厚的绢马交换生意。乌氏倮还常向居住大山深处的戎王进献丝织品,戎王也高兴以价值相当于丝织品十倍的牲畜和畜产品酬报她,使他的财富不断增值。这种不等价的绢马交易,使乌氏倮成为西北地区出名的大牧主兼大商人,也是西北地区历史上最早的首富而闻名于朝廷的人。

    “乌氏倮居牧在乌氏县境内,属于戎族,是秦国著名的大牧主兼商人。大概是因为乌氏倮饲养的马匹也为秦国提供了大批军马,对秦国的政治经济有极大的贡献,所以才受到历代秦王的恩宠。”天机阁阁主董夫人自然对这些地方实力派人物的情况一清二楚。

    “所以夫人是担心我卷入朝堂纷争?”蒙毅听出了话外之音。

    “你不如直接向秦王坦白这件事情,想必秦王也对这位神秘人很感兴趣!”天机阁阁主董夫人建议道。

    “我在考虑考虑。”蒙毅心想:你们够义气没有多问事情的来源,可是秦王嬴政就没有这么好打发了,说不定把我当成危险人物。

    终于吃饱喝足的女侠董柔洗了洗手。先秦的人们已经有筷子了,但是只作为分菜的礼器,而几乎所有人包括王侯将相都是净手后,直接用手吃饭的!

    “光是这几道菜,就知道你们王侯将相有多奢侈了。”女侠董柔皱着眉头说道,“平常人家能够三天一顿肉食,就谢天谢地了。”

    先秦时代主要有黍、稷、稻、麻、豆、麦等杂粮的。其中黍、稷是先秦时期人们最主要的主食,尤其是“稷”那可是五谷之长,其中品质最好的黍、稷也称“嘉谷”。所谓“嘉谷”,其实就是小米。春秋战国时期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当时的“六畜”是指马、牛、羊、鸡、犬、猪。而且江河湖泊众多,鱼虾鳖蛇等水生食物也不缺。这时代没有铁锅,但是瓦罐蒸煮食物还是挺普遍的。富裕家庭还能用青铜容器加工食物。

    “秦国百姓日子还算过得去,六国百姓可就遭殃了。一遇到灾荒,到处是流民,易子而食都算什么新鲜事。”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