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第2/3页)

此,龙池山上的“半山土地”真的消失了。不知他后来在哪儿发达了,还是更加落魄。总之,没再上过他视为屈辱的“受封地”。

    直到近代,当地人根据盛行的传说进行论证推敲,认为半山土地并没有错,错只错在当时的环境下芙蓉没与他进行全面的沟通,假如她先自报门户,那就断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

    鉴于种种原因,当地人想重新请回可怜的半山土地,多次在旧址上建造土地庙——然而每次建成时,好好的天空就突然雷电交加,眨眼间复将土地庙打得支离破碎、无影无踪……

    瞻天底之下……

    千里悲风,万里赤地。

    顾大江南北,

    山塌地裂,白骨累累。

    ……老龙王汗颜了。他老泪纵横,倒不是伤心,只是他对龙儿的行径感到羞耻,同时也为天下遭此厄运而痛心。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尽管事实摆在面前,然而老龙王多么希望这一切恶果并不是龙儿栽下的。

    他闭着双眼在云丛中翻了几个筋斗,经受了一段从未经历过的痛苦煎熬后。长叹着纵起龙身向天崖海角窜去,在水族入口处,找了块石头点化为鱼,托它带个口信要水龙官速来见自己。

    在珊瑚岛面壁三年的水龙官心早冷了。在这三年中,他无时不刻不在思念归隐的老龙王及心爱的龙夫人,若不是这些因素,他早想一头撞死拉倒。

    石头鱼的突然出现,让他欣喜之余摆脱了诸多思想束缚,理直气壮地摔掉枷锁拜见老龙王了。

    水龙官一见到老龙王不由潸然泪下:“……你总算站出来了……”

    三年牢役之灾的水龙官早丢了“官样”,往日挺拔的腰板如今弯驼得恍若一只弓,浑身褴褛跟天下满街跑的乞丐没什么两样——老龙王沉默了,他痛苦地摇了摇头,因为幻想不存在的结局在水龙官身上得到了验证……这个事实沉甸甸地撕破了他一直引以为豪能叱咤风云独挡一面黑龙儿的脸皮。

    “……出了这么大的事,”老龙王摇摇头,“你这个叔辈怎么不管教他……”

    水龙官哭诉道:“冤枉我了,黑龙王听信拉巴的谗言,先囚了我,夺了‘水龙金牌’,我哪有说话的份……”

    “那你也该早告诉我,总不至于酿成今日这样的棘手结局。”

    水龙官愣了,他没想到自己这么惨还遭到老龙王的责怪。

    但他并不让步:“老龙王,黑龙王是你我看着他长大的,他的秉性我知你也知,何况他贵为龙王爷,我虽是叔辈但难道能逆了他的意志。顺便告诉你一声,你留下的‘正’字牌也被他砸烂了。”

    老龙王刹那间变了脸色,他没想到昔日乖乖的龙儿真成了逆子:“错已铸成,如何收拾才好?”

    “……老龙王,你既然出来了,还回避什么,面对现实挽回残局让龙种少作孽……再犹豫的话千秋伟业毁于一旦啊!”

    此时富丽堂皇的龙宫依然歌舞升平,龙王爷为了庆贺顺利镇压天下娘娘,举水族同欢,连日灯红酒绿将没心没肺的“荒唐事业”推向了高潮,推出了“真理”——然而醉意朦胧的他丝毫不曾觉察到厄运来了。

    欢庆宴会进入尾声,当龙王爷高举着酒杯准备与大家干杯时,忽传来一阵与喜悦气氛不符的嘈杂声……

    “……谁在门口哭喊?”龙王爷沉下了脸。

    “是我们呀,龙王爷,珊瑚岛的……”

    龙王爷心头一凝,急不可待地问道:“珊瑚岛的,怎么回事?”

    “……龙王爷,大事不好呀”,珊瑚岛的虾兵看守哆嗦着,“水……水龙官带走了九百九十三条水龙去了天下……”

    龙王爷倒吸一口冷气,手一松满溢的酒杯跌在了地上,“啪”一声碎了:“……此……话当……当真。”

    虾兵看守急得跺脚:“只怕他们已在天下降雨了。”

    龙王爷站不住了,他眼前忽然一片漆黑,“嗡”的一声脑子炸开了,什么白的、黄的、金的、蓝的、紫的……犹如一盆散花朝自己直泼过来,他费力地扳住桌角定下神:“你……你们这些饭桶,都愣着干什么……”

    “我们能干什么呢?龙王爷。”

    龙王爷气得直打哆嗦,胡乱招呼上所有能用的龙、蟹、虾、鱼……,凑成一支庞大的队伍欲去天下挽回一切。

    但刚出龙宫,被大道上一片漆黑的浓雾挡住了去路。

    龙王爷大恼,拔剑就砍,不料剑未甩出,袅袅的雾霭朦朦胧胧、沉沉浮浮、若隐若现之间露出了龙夫人及遭难的八百三十三种水类幽魂的容颜……

    九百九十三条水龙齐赴天下,顿时乌云四起瞬间笼罩了整个天空……

    老龙王又招来了闪电婆和雷公爷。

    他两口子揉着惺松的眯眼奔了出来:“……哎呀!老龙王呀,长久也不来招呼我们,害得我两口子睡得这么胖……”

    老龙王打断他俩的话头:“即刻打雷闪电,为水龙降雨天下开辟路径。”

    闪电婆与雷公爷见老龙王脸色不对劲,不敢多言。急急领命轰起惊天雷、刮起电灼光——刹那间,电闪雷鸣一片,将漫漫的乌云炸得开了锅,咆哮不已……

    屹立云端上的老龙王见时机成熟,亲自下了“降雨令”。

    九百九十三条水龙“啊”的一张嘴,倾盆大雨直泻而下,落在三年未沾一滴水的土地上。

    这场甘露足足下了三天三夜,只见天下东西河道满盈盈,南北溪流响玲珑,大地得润,枯草逢春……

    喜得天下众土地、山神及四处精灵纷纷现形躬身拜谢。

    没等众水龙退下,袅袅散发着雨雾的天下,突然绽出绚丽多彩的霞光直冲云霄,顶上天宫又折腰成弧形顺滑至地,现出了一道半圆形的彩虹。

    众水龙包括老龙王、水龙官之类的有识之士都没见过这等奇景,纷纷驻步停留赞叹不已——他们哪里知道,这彩虹霞光其实是天下万物得到重生止不住狂喜从内心喷发出来的精华,并以此独特的表达方式庆贺暨感谢促成降雨的所有有功之士:

    咆哮一声震四海,甘雨磅礴降天下。

    万里江山喜迎雨,救得万物脱苦海。

    从此风调又雨顺,百姓安乐享太平。

    饮水思源重追溯,若论功德数芙蓉。

    天下奇景声大势大惊动了天宫。

    玉皇大帝移驾南天门目视着祥云缠绕的巨大彩虹,沉思着说道:“下方奇兆,连于天地之脉,诸位陪同齐去看个究竟吧。”

    然而到了天下,骄艳的彩虹霞光大发,映得玉皇大帝的八宝祥云也黯然失色。

    “诸位,可知光芒四射之物是何物?”

    众仙见玉帝变了色,一片哑然只字说不出。观音菩萨转了出来:“玉帝,看那是何物。”

    玉帝朝她所指方向望去,只见远远一朵祥云上似有一个黑点。眨眼之间,那黑点突然大了许多——分明是个人影。

    “这……下方凡人,怎么也能腾云驾雾?”

    观音菩萨见玉帝不解,微笑道:“玉帝休惊,你自己问她吧。”

    那人影眨眼间便飘到了玉皇大帝驾前,慌得两旁天师横身相挡。不料,那人影似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噔噔”将堂堂天师震得无不弹开。

    玉帝大惊失色:“你……你到底是何物?”

    那人影停了下来:“……我本天下地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