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第3/3页)

未婚娘娘——芙蓉也。”

    “地皇的未婚娘娘,”玉帝松了口气,又绷着脸问道,“你身为天下娘娘,应该为百姓造福谋利,为何弄此玄乎惊扰天宫?”

    芙蓉幽笑道:“玉帝呀玉帝,我芙蓉已成一道魂魄,如何能为黎民百姓造福谋利。”

    玉帝一愣,这才辨出她确系魂魄所凝,难怪身轻如鸿毛,驾得起云雾,而同时也发现她额头发黑,似乎有天大的冤情……

    就在玉帝纳闷不解时,观音菩萨趁机开口了:“……苦尽甘来,物极必反,芙蓉你虽化为魂魄,但救了茫茫苍生功果已成。单说万物精华显灵出奇景助你伸冤,足以证明你的功绩。今日这么好的机会,你不开口更待何时?”

    芙蓉点点头,遂将天下断水的起因及自己求雨的无奈与艰辛伴着伤感的心语一同吐了出来。最后她感慨地说道:“……我的身体还在龙池山,天下得雨滋润后,万物复苏并升华,莫名其妙地把我送到了这儿,得遇玉帝与诸仙是我芙蓉的福份,我想求诸位从今往后保佑天下一帆风顺,百姓安居乐业。”

    诸仙听了这一番控诉,哗然而起,议论纷纷。玉帝也不由倒吸一口冷气。他没想到区区三天功夫的疏忽,给天下带来了灭顶之灾——难怪天下出奇景向自己的八宝祥云示威,这事已天怒人怨,若再稀里糊涂处置不公,后果不堪设想……

    老龙王是在龙宫大道上劫住龙王爷的。

    他上前就是一顿耳光,并痛声训斥道:“……畜生,我造了什么孽,留下你这个逆子……”

    “父王,你的龙孙至今还在西天受难呢!”龙王爷显然不服,“你闭眼一走,这么大的摊子交给我,我呢,交给谁?丧子丧妻……”

    老龙王黯然地摇摇头:“身正不怕影子斜,你若不干伤天害理的事,谁敢来杀你的子,屠你的妻……”

    “父王你胳膊肘真的往外拐!”

    “你醒醒吧,你闯下的弥天大祸谁也收拾不了,”老龙王望着同样满脸苍桑的黑龙儿落泪了,“子不教,父之过,我陪你上天请罪。”

    不料在半空就撞上了玉帝大驾。

    一筹莫展的玉帝见到他俩心里就来火。他指着灰溜溜的龙王爷厉声呵斥道:“你……身为水族统帅,总管天下水源,为何要断水三年,造成万物枯萎,颠倒五行乱了轮回?”

    龙王爷自知大势已去,低着头,昔日那股龙种特有的傲气早飘到了九霄云外。他望着满脸威严的玉帝,心头别有一番滋味,以往那种开口“玉帝兄”,闭口“龙王弟”的感情如梦境般瞬间化为过眼烟云……他不想再辩解什么,因为他明白“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个简单哲理。

    老龙王叹了口气:“玉帝,畜生给你添麻烦了,他干了这些丑事我也刚得知,这祸……惹得这么大,我……我不想说什么,依你处罚。”

    对老龙王玉帝还是挺客气的,但他也挺为难。应该说,他与龙种的交情是非常特殊的,然而此时面对诸仙众神……他敢存半分私念?

    水龙官带着龙夫人的魂灵突然出现,不但打破了玉帝左右为难的局面,而且彻底粉碎了老龙王父子内心深藏的幻想。

    龙夫人披头散发,她不顾惊驾之嫌,对着玉帝撕心裂肺、嚎啕大哭了起来。哭声撞击在祥和的彩云上,显得凄厉碜人……

    龙王爷吓得魂飞魄散,跪在水龙官面前叩头如捣蒜。

    但水龙官豁出去了,他不顾尊卑之嫌揪起龙王爷的衣襟痛骂道:“禽兽……畜生,她是你长辈,你连她也要玷污……”

    水龙官揪着龙王爷伤心欲绝,露出了疯态。龙夫人一见不对劲,过来想拉开他俩。

    水龙官哭道:“爱妻,你走了,我还活着干什么?”

    龙王爷开始还懵着脑子,可一见他夫妇是来索命的,倒底怕了,朝着玉帝高声哀求:“快救我一把……”

    不料话音未落,就传来一阵惊叫声,龙王爷被水龙官夫妇缠绕着一起栽下了云头。

    但谁都没出手救龙王爷。

    老龙王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他面对众仙臊得满脸通红:“……玉帝,龙种的脸已丢尽,不能再担当重职,水族这一摊你要多费心了……”

    “老龙王留步,请受我芙蓉一拜。”

    老龙王见天下娘娘跪在面前,惶恐不已,扶起她叹道:“娘娘折杀我了,龙种无德,给天下带来劫难,还望娘娘大人有大量,今后能与水族子孙和好如初,我老龙王感激万分了。”

    玉帝极不想放走老龙王,因水族这个烂摊子实在棘手。但观音菩萨见其隐心已定,便婉劝玉帝成全了他。

    所以,老龙王复回到了龙池山。但这番大折大腾大伤大悲强行脱离尘海,心情哪静得下来——苦闷在洞穴中,越想越烦燥,一气之下挖出已尘封的一葫芦酒,拨出塞子喝了个精光。

    这下倒好,酒醉一身轻,片刻便呼呼大睡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一阵嘈杂声惊天般响起。吓得他跳出洞外,却发现山下一大帮百姓敲着锣、打着鼓,抬着六畜在龙池山山神的带领下涌了上来。

    老龙王愣了一下,继而全明白了,善良的老百姓来谢自己了。

    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可这等美事对老龙王来说,他是唯恐避之不及,因为他需要修行,不想被任何尘事打扰——眼见人群一步步逼近。

    老龙王急得满头大汗,拔腿就欲逃出是非之地。不料,仓促间脚绊门槛,一个踉跄向前跌去。这下闯了大祸,落地之际不偏不倚右眼撞在一块尖石上——右眼珠随着一汪血水喷了出来。

    老龙王痛得哇哇直叫,捂住右眼眶急忙寻找眼珠子。

    正在这时,老百姓追到了身后。山神一见老龙王,高兴得大叫道:“老龙王……那就是老龙王,终于找到了。”

    狂喜之下的老百姓沸腾了,叫着、喊着、跳着、跃着像疯了般围上去叩拜不止。

    可怜老龙王眼珠子还没找到,匆忙下胡乱抓了颗石子,塞进眼眶止住了血,顾不上疼痛长鸣一声跃入半空绝尘而去。

    等目瞪口呆的百姓回过神来,一切又恢复平静了。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老龙王见他们朝拜反而会跑……

    带着满腔的遗憾他们又到老龙王居住的洞穴去找了一番,想寻出些什么充当记念,但可惜连一丝一甲都没找到。

    奇怪的是,洞穴前水雾缠绕,褪去后竟然现出一汪清泉……泉水叮咚,涓涓而流……这一流竟流了几个世纪,直至今天,海拔一千四百余米的龙池山顶上那一汪清泉不畏干旱,不畏严寒,细水长流,一年四季从未间断——后人说是老龙王的眼珠在为龙种的丑事向天下人忏悔……

    那么老龙王后来究竟去了哪里,这一时也无法考证说清,但他没有回过龙池山。

    数百年后,天下陆续出了几个旷世奇才。“饮水思源”,他们同样对曾救了天下人的老龙王怀有深切敬意,所以对其归属也进行了寻根,结果众说纷纭,各抒己见。

    其中有两种说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行性。一是老龙王抱痛离开龙池山恰被观音菩萨撞到,菩萨念其正直施手救了他,又顺其意愿帮他在天宫讨了座小山头,他从此一心修行再无杂念。

    另一种说法,老龙王离开龙池山后,在天涯角找了座荒芜小山,远避人类一心潜修。后来,水族日渐衰落,女娲神出面劝回了他。从此,水族复兴与天地为邻再没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