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巧舌如簧

    第十一章 巧舌如簧 (第2/3页)

王的臣子,做一个臣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忠,我今天才发现,太宰伯嚭并不是一个忠臣。’我当时就生气了,指着范蠡的鼻子说:‘你把话说清楚,我怎么不忠了?’范蠡冷笑笑说:‘我听说良臣不是一味没有底线地顺从君王的意思,而是要及时地指出君王考虑不周全的地方,不让君王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现在我看到太宰明明知道吴王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不但不去劝阻,反倒去撺掇君王,你能算得上是忠臣吗?’范蠡这几句话说得我的汗都下来了。我说我家君王所向无敌,称霸天下,指日可待,哪里错了?范蠡说:‘吴王不接受越国投降就是错误的!’接着范蠡就对我说出一番话来,我觉得他说的还真有道理,但是我不敢擅自做决定,就说,这是重大的事情,你还是直接找我们家君王说去。范蠡说:‘早知道对你说没用,就不找你了’说罢气呼呼地走了。”

    夫差听伯嚭这么一说,也觉得好奇,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便说:“范蠡对你说了什么话?”

    伯嚭说:“范蠡昨天晚上没用惊动君王?”

    夫差说:“没用呀,我睡了一夜觉,没人找我。”

    伯嚭:“范蠡这人还有点眼色,他不敢打扰君王休息,可能在君王帐外等了一夜。”

    夫差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心中忐忑。做君王的最怕自己犯错误,一个错误决定,就可能对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这道理他太懂了。

    “范蠡现在哪里?”

    “正在帐外候宣。”

    “搭起刀枪架,宣范蠡进帐。”

    “是!”

    当兵的得令,立刻在中军帐外面架起刀枪。

    范蠡见那刀枪架很低,只能弯着腰像狗一样地钻过去。这种阵势只在戏台上看过,现在真正的轮到自己头上了。如果弯着腰向里面钻,那刀枪架会越压越低,最后只能爬着进去。

    那太丢人了。穿越前,他就是一个不怕死的军人,这会成了一个大人物,更不能丢人现眼,最多就是一死吧!

    范蠡牙一咬,昂首挺胸,直走过去。那些当兵的见范蠡直腰走过来,并不怕刀枪撞到脑袋上。他们知道刀枪架这事,就是心理战,目的就是打掉对方的威风和气势,不是真的要对方头破血流。那范蠡的头就要撞到刀枪上了,当兵的只好把刀枪抬高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