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真相

    第六章 真相 (第2/3页)

,倘若成功,则对世人来说是个福音也尚未可知。

    只是天不遂人愿,或许默娆真的轻视了当年剑诛花费毕生心血所参悟的魔道道法,魔道道法的侵蚀之力也更是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只半年时间,默娆的心智大变,时而静,时而噪,容貌也变得阴暗冷漠,她原本性情温和,为人和善,倒是与于穹极为相似。

    但将“魔道”功法参悟八界时,整个人竟变得嗜血好杀,手段残忍可怖,那段时日之前他们一起将修魔一派“血仁墓”铲灭,那时于穹便有所发觉,想要说服她废除“魔道”功法,只是那时默娆的心境俨然不似从前,不料她登时就翻脸怒骂,说于穹嫉妒她的才能,想将她灭之而后快,于穹哑然,知道她魔性攻心,此时不便与她多说,便当先御空回去。

    回到山中时,与默娆较好的一名“光”的成员——聂真,闻言进洞劝阻,不料三两句话便激怒了魔性大发的默娆,聂真的枪法举世无双,堪称当时天下第一枪,修为早已突破了九界之力,却仍是不敌默娆,就在聂真性命交关的千钧一发之际,神龙出世,于穹出手将聂真救下,不知为何,默娆的心神又忽的恢复了正常,对聂真的伤势愧疚不已。

    此间事后,于穹作为“光”的首领,召集其他七位成员商议此事,有人提议,为苍生着想,趁其尚未将“魔道”道法参破“地目”,必须合力将她杀掉,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这个提议很快便被驳倒了。毕竟默娆研习“魔”道之事是大家几乎全部赞同的,但并未传扬于世,而是私下研习,加之默娆的威望更是响彻天下,倘若贸然行事,只怕会让默娆身败名裂,然而这些都是“光”中成员所不愿意看到的。

    再者,默娆的正道修为已经近乎与于穹难分轩轾,若是她魔性难控,想将她制住,只怕比登天还要困难。

    商议未果,便又过了半年,在这半年之中,她闭关于后山的一个山洞内,于穹掷下严令,所有成员不得靠近这个山洞。只有他每个月会去上一到两次,因为此时的默娆俨然不是一年前那个温柔和善的美丽女子了。她的面容枯槁,目漏凶光,神色灰败,看去如同活死人一般,于穹看在眼里,也是心痛如刀绞。他很清楚,那个曾经和他相濡以沫的女子已经死去,眼前的这个似人非人的女子,终将与自己决一死战……

    而这一天也很快就来临了,在一个月圆之夜,没有人知道她为何会突然离开山洞,飞至山下的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村,然后将这个山村的村民尽皆屠杀,妇孺老幼一个都没有幸免,她的手段残忍之极,很多尸体的头颅也都不见踪影,整个村落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茅草屋上,残亘断壁上,地上的青草皆被殷红的鲜血所染,触目惊心。

    村头的小河,原本清澈见底的河水也被鲜血尽染。

    他——终究还是来晚了一步。

    二人就这般对望着,不同的是,于穹面色黯然,眼神中满是疑问和不忍,牙齿咬破了嘴唇,没有开口。而他身前那个被黑色雾气所簇拥的女子,神色看去无比的疲惫,眼神空洞而没有光彩,她手中的绿茫仙剑如同秋水一般,耀着绿光,霍的向他指来,熟悉的声音,陌生的情感,静静的道:“我早就想与你一决高下。”

    于穹抬头闭目,深深的吸气,慢慢的睁开了眼,此刻他又恢复了以往的漠然神色,静静的看着那个被戾气夺魄的女子,最终还是静静的道:“动手吧。”

    在经历了一夜的斗法中,最终“道尊”于穹道高一筹,胜了“道仙”。

    但那场激烈的斗法之中,于穹胜的并不轻松,他原本已经想到开启“地目”的默娆研习了魔道功法,自己是否能胜她,也着实没有把握。他一生独创一门道法,名曰——逸龙道法。也仅是凭此道法被世人誉为“道尊”,他一生钻研正道术法,深知魔道道法虽厉害,却是会侵蚀心魄,有违人性,着实不可取也,纵然资质再好,道行再高,侵蚀之力亦会更加剧烈,反过来伤及自身,扭曲本性,从而变得嗜血好杀。

    至于于穹起初为何没有极力反对,却又不得不提起一人,那人便是魔道鼻祖剑诛,他的修为深不可测,可以说将魔道道法已经参破“天目”,然而奇怪的是,他除了外表以外,其他包括心性志向都没有一丝变化。

    于穹除了与他志同道不和外,也不得不说,剑诛的的确确是他从小敬仰的修道义士。

    几乎可以说,不论修正还是修魔的修真人士都对剑诛心怀敬重。不说别的,就为他一千三百年前的壮义之举,无人不知,无人不为之感动……

    在那一场斗法中,默娆将他的旷世神兵“怒火逸龙剑”封印,更伤了他的七经八脉,让他的修为在之后的五十年之内都无法尽皆发挥出来。

    此役后,于穹深深的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苦修正道为的便是诛杀妖魔,匡扶天下正道,但修魔者亦是苦修魔道抵御正道,正诛魔,魔诛民,遭罪的却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平民,都是万物生灵,杀来杀去,孰对孰错?”

    在那一战之后,于穹回到山上,遣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