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兴国十策书

    第二十一章 兴国十策书 (第2/3页)

山还不稳固,在下不奢望高官厚禄,只愿一心辅佐皇上。我相信再小的星星也能发光。”

    赵构想了想,道:“那就成全你个民族自救军节度使吧,享三品武官俸禄,虽然只节度八千人,但你只听命于我,不用受制与他人。以后有了功劳,再行封赏。”

    一下子得来个三品的节度使,屈平心里高兴还来不及,最重要的是不用受他人节制,这是他这个插班生目前最需要的安身之福。他也知道这是在非常时刻用人之际,若非如此赵构也不会如此大方。

    屈平叩谢皇恩,说:“谢皇上。微臣本是微末草民,骤然飞升到了三品大员,几辈子修来的福气都抵不上。”

    赵构说:“屈将军不用客气了,你有从龙之功,这是你应得的。我有一个想法,本朝自太祖皇帝开国至今,沿用唐朝、五代十国许多冗繁的官职,很多都是有其官名无其官位,简直是尸位素餐,屈将军有何良策吗?”

    屈平想到2050年时代的天朝官职制度,说不定可以借鉴,说:“微臣斗胆,可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最高官员为国家要务执行者,各掌职权,互不干涉又互有关联,这六人直接听命于皇上。”

    赵构思索后道:“那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呢?”

    “皇上,中书省决策草诏之权可由您和六部尚书商议决定,决策之后由六部分管部门下发执行,所以尚书省也可以省了,至于门下省的审核工作,皇上您亲自点头就行了,还需要别人插手吗?”

    “若所有事情朕说了算,那百官谏议又有何用?”

    “您与六部尚书可举手投票决定,五票赞成才算通过。”

    “这个主意不错,朕会考虑的。”

    屈平从怀中拿出赵构他爹宋徽宗的血书,呈给他说:“皇上,微臣刺杀完颜宗望后,在金军大营中见过太上皇帝,他有一封血书给你。臣无能,无法带出先帝们。”

    赵构颤抖地接过血书说:“这是天意,怨不得你。”他打开血书,上面写着:“德基(赵构字德基)吾儿,为父和你兄长无能,致使国破家亡,吾儿有志当谨记家仇国恨,卧薪尝胆,一雪前耻。今传你皇帝位,愿开太平盛世。”

    赵构内心跌宕,立誓他日必定要一雪前耻。

    五月初一,赵构在应天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建炎”。

    皇帝对新朝廷众臣各有分封,宋朝官职制度本就杂乱,如今朝纲不正,赵构又刚上台,于是便将以前的一些官职合并,一些官职取消,也许是受屈平影响,废除了许多七绕八拐的官职名称,以简单明了为主,一目了然。

    李纲、汪伯彦、黄潜善各为宰相,宗泽为东京留守知开封府。伪楚皇帝张邦昌也来了,伏地恸哭但求一死,赵构说你也是事出权宜,便封了个太保虚职。出少数个别另有分封,其余大部分京城及驻外大小官员基本不变。屈平获封民族自救军节度使,享三品武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