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三) (第2/3页)

车中。

    中年女人还认为,“那东西”复仇的对象就是车上死掉的男人,只要把男人的尸体扔出去,也许“那东西”就不会继续缠着车上的大家了。

    廖飞当然对这种解释嗤之以鼻,他绝不相信怪力乱神的说法。

    乘客们所恐惧的并不是尸体本身,而是尸体所代表的“死亡”。

    他们把这具可怜的、被害者的尸体当做一切危险的源头,实在有些愚蠢。

    但是把尸体放置在车外的意见,廖飞是不反对的。客车外气温低到零下三十度左右,有利于尸体的保存。毕竟这里发生的事件,不知道何时才能被警方发现。

    廖飞对乘客们说,可以把男人的尸体抬下车,但要先弄清楚他的身份。

    “有谁认识他吗?”廖飞问。

    乘客们都面面相觑的沉默着,看来死者是单独乘车的,车上也没有人认识他。廖飞只好去检查死者的随身物品和行李。

    在死者外套的口袋中,廖飞找到了半盒兰州牌香烟、一只塑料打火机、一只诺基亚手机。

    死者的手机设有密码锁,无法解锁。

    但手机的锁屏界面,是一张一家三口的照片,其中就包括死者。死者可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可爱的女儿。也许此刻她们正在等待着死者回家过年……

    死者的钱包在其随身的背包中被找到,里面有现金两千余元,还有一张身份证。廖飞用身份证上的照片与死者对照,确定这就是死者的身份证无疑。

    死者名叫张扬、男性、一九八三年生人,老家就在梧桐镇。

    “你说他叫张扬?”一个女人的声音吸引了廖飞的注意。

    廖飞寻声看去,发现说话的女人就是之前听到《北国の春》时有异样表情的女乘客,此时她俊秀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你认识他?”廖飞问。

    女人刚要回答,却被身旁的短发妹悄悄拉了一下胳膊。这个小动作自然没能逃过廖飞的眼睛。

    “不,不认识。”女人说着,脸上的惊讶也被故意抹去了。

    这不自然的转变,倒使廖飞注意起了短发妹。

    短发妹的手中拿着一台亮银色的笔记本电脑,她薄薄的嘴唇紧闭着,目光淡定、温和,给人的感觉是那种温柔乖巧的女孩子。

    当廖飞直视短发妹的时候,她的眼神稍有些闪躲。

    “她们究竟在隐藏什么呢?”廖飞心中想,却不好现在就开口追问。

    最后只是知道了死者名叫张扬,老家在梧桐镇,关于死者的职业、社会关系等信息还是一概不知。廖飞和朱记者只好一起把张扬的尸体抬下车。

    在挪动尸体的过程中,朱记者在死者的座位底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