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节 诸圣手卷

    第四章节 诸圣手卷 (第2/3页)

便放下心来。

    杨南捧着书卷,神色庄重的朗朗念道:“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随着杨南一句句的朗读,他手中的书卷忽然涌起一阵金光,那团金光笼罩杨南全身上下,配合他那一副斯文模样,倒多了几分儒门学子的文气,只是这金光所到之处,杨南身体里的阴气忽然如同滚汤泼雪般片片化为乌有,金光越来越盛,女鬼便凄惨的叫了起来:“小鬼头!你使的是什么手段?快快住口!”这金光像是女鬼的克星,将女鬼困在杨南体内,任她左冲右突都不得脱。

    见那女鬼连声惨叫,杨南丝毫不已为动,冷笑一声继续念道:“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随着呐呐的朗诵,杨南身上的金光越来越浓,他从开始的勉强变得越来越自然,身上一股儒雅的气息自然散发,那种犀利的气息忽而转变成了中正平和,仿若一位儒门宗师正手捧书卷传授知识!

    全身上下那种如堕冰窟的感觉被一股温暖的气息驱散,杨南的眼眸专注的注视着手中书卷上那一个个龙飞凤舞的字体,每念一个字,他身上的儒气就会多一分,念到后来他甚至索性闭上了眼睛,往日读的字句如流水般在心中缓缓流动!

    进入状态的杨南对这段庄子名言开始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本来只是想借这卷爷爷赠予的诸圣手卷收服鬼魅,却不料念着念着,他忽然进入了状态,在这一刻才真正理解到道家圣人那精深的理论,庄子说,运动时合乎自然的运行,静止时犹如大地一样宁寂,内心安定专一统驭天下;鬼魔不会作祟,神魂不会疲惫,内心专一安定万物无不折服归附。

    何为道?

    虚、空、宁、静,是为道,杨南本来两世为人,对世情已看得极为淡薄,不贪虚名,心中空白,心神安宁,静寂安祥,可以说是初具道心,此时奇特的境遇令他忽然领悟到了某种道的含义,面对鬼魂镇定自如、内心不起波澜,神魂安定,女鬼再强又如何能够作祟?

    这就是儒术!掌管天下正气的儒术,这卷书籍放在儒门宗师的手里就是无往不利的法宝,放在杨南的手里虽然无法发挥它的威力,但是驱除一个只不过是阴身实体的鬼魅却不在话下!

    杨南有了这层领悟,对附于身上的女鬼他不再放在心上,反而一心一意的体会起道家精义起来,他如往常一般从头到尾的念了一遍诸圣名言,儒门正气中正平和,诸圣手卷更是天下至宝,而那女鬼如何抵挡得住?困在杨南体内无法逃脱,只能惨叫着不断在他体内缩小,那股浓浓的寒气也慢慢缩成一团,最后形成了一个小小如丹丸一样的物事!

    这团丹丸其中蕴含的阴气十分浓郁,在杨南丹田内轻轻转动,杨南闭目朗读之时突然感觉精神世界轰的一声,好像自己脑海忽然多了一双眼睛,能看到那精神世界中停留的丹丸!他的手臂忽然动了一动,左腕上那条与生俱来的蛇形符记忽然瞬间变成了一条真正的黑蛇,这条黑蛇在他体内快速游动,扑到丹田丹丸处盘旋了一会,忽然张口将丹丸吞了下去!

    那黑蛇吞了阴气丹丸之后忽然涨大了几分,在杨南丹田中游动得更加欢快,等到黑蛇完全消化丹丸之后忽然又从丹田退出,返回到杨南手腕上来。

    ‘这……好奇怪啊,我的胎记居然能把鬼给吃了?”杨南呆立原地,闭着眼睛清晰无比的看着自己体内发生的这一切怪事,等到睁开眼睛时,抬起手腕,见那黑蛇印记忽然间多了几分色彩,黑蛇好像更加鲜活了一般。

    他一瞬间发现自己的眼眸似乎亮了许多,远处的景物一下子清晰起来!

    他大惑不解的将这个异相跟一旁担心不已的赤阳说了说,赤阳却沉思一会后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杨南愕然道:“赤阳大哥,你笑什么?”鬼虽然被蛇吃了,可是黑蛇还是在他身上啊,谁知道那个女鬼会不会又跑出来?

    赤阳摇头笑道:“我在笑那女鬼不知好歹,自己找死!自作孽、不可活啊!”

    杨南不解的道:“我只想用爷爷教的办法驱退鬼魅,没想到却会发生这种怪事!那女鬼真的死了么?”老爷子说过,有诸圣手卷护身,低级的妖魔根本伤不了自己,杨南这才敢托大的去逗弄女鬼。

    赤阳一脸感叹道:“老公爷身为儒门三圣之一,现在将一身正气、儒门正宗贯注在这卷诸圣手卷之中,本来诸圣手卷就非同小可,加上老国公的儒气更是骇人听闻,你只要手执圣卷,就是修成真身的鬼王前来,想要在一时半刻间伤你都难办到,那女鬼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阴师,居然不知死活想占了你的肉身,哪知被这儒门正气压得神魂俱灭,你又身具阴兵之相,当然会毫不客气的将她的丹魂给吞了!”

    赤阳说起这诸圣手卷时感叹不已,不知道他是在感叹儒术的博大精深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