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大黎纪事 第四章、兵戈、诗书与粮食

    序言:大黎纪事 第四章、兵戈、诗书与粮食 (第2/3页)

    宋骁有雄兵百万、大将百人为刀兵,可以扩地千里;宋骁有仁义礼信、纵横之术为诗书道义,可以教化万民;宋骁有富城百座、黎民千万为粮食,可以养雄兵百万、大将百人。

    熊冉则是一个勤勤恳恳埋头耕种的农夫,荆楚之地毒瘴横行、荆棘丛生,本就是一方土力稀薄的立锥之地,靠着七代人筚路蓝蒌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终于将这一方土力稀薄的立锥之地开拓到地阔两千里,纵横三洲。

    先人也是落魄农夫,虽然勤恳,但留给熊冉的也只有荆刀一把,立锥之地一方,被诸侯成为蛮夷。楚人以粟为食,以荆刀启山林,食不果腹,衣不能蔽体,哪里谈得上教化?

    便是在这立锥之地,熊冉手持荆刀开疆拓土,成为天下大国。如今手里刀兵有大将军四征四御合计九十万大军,有农家圣人苗相助立锥之地从食不能果腹到地产三倍于天下;至于诗书教化有苗圣与国师木尔,楚人、苗人、百越人,甚至是新征伐的綦人都在推崇教化。

    宋楚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国,两国无论是国力还是疆域都大到令人咂舌,但归根结底依旧只是刀兵、诗书和粮食的历史。

    至于鲁、吴、越这三家东营旧国后裔的历史也不外乎是刀兵、诗书和粮食在演绎,其中以鲁最为鲜明,毕竟鲁有楚国叛将滕云为锐利兵戈,有被小白摒弃的无为而治道义和新启用的礼法并举道义,有三州之地粮食养民。

    梁州两国蜀国有富饶平原足够养民,虽说有圣人谪仙玄郎,但此人似乎只是缥缈神话,毕竟太过于神秘。所以蜀地三样也缺少了诗书道义,只有粮食与刀兵。

    蜀国军中贵胄罗氏一家独大,从罗浩然、罗秉然到罗庒、现任司马罗战再到罗澈、罗缺、罗杜、罗平、罗宝儿都是行伍中人,只是如今还健在的只有司马罗战与其子罗宝儿,其余罗氏族人除了罗平死在楚将熊协手上都折损在江侯手里。

    枳国是小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枳国虽小三样俱备。江望舒曾谏《上养民疏》建议养民,黎赫王二十三年虽然是个丰年,但其后三年里枳国战事不绝甚至在濒临灭国,民不聊生;至于刀兵,有四境执圭镇守四境,老旧交替,顶梁柱只有北境执圭江望舒一人;诗书教化虽然不严但并不缺,至少无论是前任庙堂太师卿伯还是三十二城大夫都推崇教化,只是诗书教化内容多为巴人的归属感。

    枳如此,綦亦然,两国虽然百年间联手抗蜀并未内战但实际上两国都有再回复巴国的决心,所以化江而治同一条江称呼不同,所以枳有巴山綦国则命山为大巴山压了枳国一头,所以江畔两国渔夫便是捕鱼也不过江心,甚至因为渔夫争鱼爆发战争。

    冀州七国联盟以秦淮的纵横之术并少量仁义礼信为诗书道义教化万民,因为毗邻宋与胡塞,又有北狄南下,所以七国民风彪悍多武夫,多侠客,举国男子上至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