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高调出击 3

    第六章 高调出击 3 (第3/3页)

早已飘远……

    走在稀稀拉拉的学生人群中,秦方远情不自禁地走向紫荆学生公寓8号宿舍楼,那是胡晓磊临时住宿的地方。一个晚上,秦方远送胡晓磊回来,在门口的时候,“进去”“等会儿”“进去吧”“再等一会儿”“我真的进去了”“再等一会儿”……如此反复,两人缠绵了一个多小时,宿舍的灯快要灭了的时候,胡晓磊才匆忙跑上去。

    与听涛园(十食堂)一河之隔的草地还在。这块草地生命力旺盛,轻易踩不坏,一对对年轻的情侣躺在草地上,数着天上的星星,一颗、两颗、三颗……他们将身体完全伸展开,仰躺在草地上。是的,当年暑假也有一个傍晚,他们也是这样仰躺在草地上,那时星星还没有出来,他们谈着梦想,谈着爱,谈着彼此的欢喜。秦方远说:“如果我们永远这样躺着多好啊!”胡晓磊说:“不要,我要紧紧地抱着你,不要分开……”

    物是人非,时过境迁,那个当年牵手的人就在眼前,在这座城市,却又很远。这个夜晚,她安然地躺在一个男人的臂弯里,那个男人不是秦方远,而是一个叫周易财的中年人。这个中年人身体肥胖,皮肤松弛,还耸起了一对大眼袋。秦方远有些难过,替胡晓磊,也替自己。生活很残酷,残酷得让你常会不经意地回忆起难忘的、美好的过往,现实却让这些记忆在眼前成为一把空气,伸手去抓,怎么也抓不着,空空如也。

    秦方远有些颓废,人生可以犯很多错误,很多错误可以原谅,可以认了错重来,但有些错误是不能犯的,只要犯了一次,就再也没有重来的机会。是的,再也回不去了!

    秦方远还在感时伤怀,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于岩打过来的,她在南锣鼓巷过客酒吧等他。秦方远打了一个激灵,这个电话一下子把他从忧伤里解脱了出来。

    10.“傍大款”的销售经

    秦方远陪汤姆去了趟石家庄,还有汤姆的秘书赵雅。

    汤姆希望别人叫他的英文名,不喜欢人家叫高总。在去石家庄的路上,汤姆拉着秦方远坐在小车后排。他对秦方远说:“秦总,我们来个君子协定吧,我叫你方远,你也叫我汤姆吧!反正你也习惯叫英文名,不习惯叫什么总的,这样彼此自然、亲切。”

    秦方远发现汤姆是个有幽默感的人,看起来也不是那么世故圆滑。

    在车上,汤姆给秦方远讲起了他的历史。汤姆崇尚自由主义,当年大学毕业正值全国敏感时期,他也曾四处串联,只是没有跑到天安门静坐。不过,事后被追查,没有做成公务员,就混到公关企划界了。

    石家庄的客户是一家生产痔疮药的企业,曾经在国内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不过,近年下滑得很厉害,前有上市公司马应龙的老牌产品打压,后有山东烟台一家药厂的追赶和超越。该公司上上下下气氛紧张,老总焦虑得整宿睡不着觉,患有严重的睡眠障碍症,迫切需要品牌营销挽救局面。

    这次石家庄之行,让秦方远对汤姆刮目相看,他慨叹大开眼界,原来造势签单可以这样。

    先是在小会议室,对方派了一个管销售的副总符先生、一名营销总监陈先生及一些普通职员过来谈,职位不高不低,态度不咸不淡。不过,转眼的工夫,对方态度大变。

    秘书赵雅做的开场白,言辞老到,宠辱不惊,不愧跟随了汤姆多年。她把汤姆一行介绍给对方,重点介绍汤姆时说:“这是我们高总,哦,我们都叫他汤姆。在广告圈工作了七年,在品牌营销圈工作了十年,还从事过产品销售,国内像这种资历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多。大家听说过‘野夫清泉甜甜甜’吧?虽然没有‘农夫山泉有点甜’那句广告语流传得广,但是在广大的三线城镇市场也算妇孺皆知。那是汤姆年轻时的杰作。”

    与会者摇摇头。

    “那大家知道伊利吧?伊利奥运营销,他是当事人之一!”赵雅说这句话时,特意环视了对方的每一个人。

    提到伊利,对方立即竖起耳朵。对于石家庄人而言,牛奶曾经是全城人之痛。这座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省会城市,曾经有家生产奶粉的三鹿集团,一度与现在位居全国乳业头把交椅的伊利相媲美。可惜,因为三聚氰胺事件,三鹿一夜之间从人们视线中消失,而伊利,如今早已经超越国内诸侯之争,跻身于国际大品牌家族之列。所以,当赵雅提到伊利时,他们的感官神经是敏感的。

    分管营销的副总裁符先生瞪大眼睛,“那哪儿是仨瓜俩枣的银子啊?要成为奥运的唯一乳制品赞助商,得花钱海了去了!”

    汤姆微微一笑,接过话:“做到这个层次的企业,做营销战略就不仅仅是考虑钱的问题了,奥组委考虑的也不只是谁愿意花更大的价钱的问题。奥运会对于赞助的产品和企业的选择标准,几乎是全世界最高的标准。能够成为奥运会赞助商的企业,大多是行业的领袖企业,是制定和主导行业标准的企业,是有充分保障和发展潜力的企业,是最有实力提供安全、健康产品和优质服务的企业。这才是奥运谋略的核心价值所在。”他一口气背诵完奥运标准,直接从气势营造高不可及,他瞟了一眼符先生,故作停顿,“伊利在2008年北京奥运这个特殊时期的中国乃至全球最核心、最稀缺的营销资源上,战略性地占有品牌制高点。伊利的品牌策略是值得我们中型企业学习的,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对于这种千载难逢的机遇,就是要把分散的优质资源集中用在一个爆发点上,实现效率提升并节省费用,使效果成几何倍数增强,从而获得巨大的正向影响。就像林彪打塔山,集中强势兵力攻其一点,打胜了辽沈战役的关键一战,从而一举扭转乾坤。”

    汤姆似乎每谈市场营销必谈林彪,这成了他的标志性习惯。

    符先生频频点头:“营销策略本无大小之分,好的就可以借鉴。大象蚂蚁都有互相学习的空间。那您觉得在日常的营销策略中,有哪些是可以实行‘拿来主义’的?”

    汤姆一听这话,就知道这家公司的营销压力不小,猴急猴急的。他坦然地说:“说起这个话题,几天几夜都说不完,而且有些是学不到的。说个简单的吧,比如推崇明星代言策略,恕我直言,这不是贵公司能做得起的。明星代言不是花几个钱就万事大吉的,那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要完美,环环相扣不能脱节,并且还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市场维护,不是代言一次广告一播就了事的,没有那么简单。”

    “对对,现在一线明星代言费数百上千万吧,还不包括广告投放费用,这些不是我们这类小企业搞得了的。”销售总监陈先生插话。

    汤姆闻言迅速报以赞许,以拉近距离:“陈总监看来时刻关注着市场动向啊!我接触了不少公司,像总监这个级别的,保持如此市场敏感性的还不多见。”

    “哪里哪里,过奖了!我们在一线的,首要素质之一就是必须具备市场敏感性。”陈总监年龄不大,却是场面上的高手。

    符先生直奔主题:“如果做广告不找明星,那您认为我们应该找什么样的人来做?”

    对方提到广告,正中汤姆一行人的下怀,看来这个会谈预热效果很好。他表现得推心置腹、专业、独到:“也不是说中型企业不能请明星代言,如果您去过福建晋江,会发现满大街的户外广告牌上都挂着明星的代言照片,那个地方几乎是个企业就聘请明星代言。我们且不说他们的是非,先谈我们自己。根据我个人的了解,由于贵公司产品的特性,我建议不请明星代言,最好就是请一个小人物,就像当年步步高无绳电话机请的小人物一样,效果会很好。当年步步高那个小人物广告是广告业的一个经典案例,至今不少消费者还津津乐道。”

    符先生他们眼睛发亮,情绪明显高涨,忙喊服务员别忘了给贵宾添水。汤姆趁这个热度打开了PPT,简要地讲解了一下铭记传媒及其投放效果。然后,他盖上笔记本电脑,根据自己对这家公司的了解,针对品牌营销推广系列问题侃侃而谈,什么公司企划、公关战略、品牌塑造和升级,简直像大师讲禅,处处玄乎,把对方的情绪完全挑起来了。**处,符先生亲自出去把总裁请过来。

    总裁姓刘,中等个头,腹部肥胖明显。他慢悠悠地踱过来,坐下听了十来分钟,有些坐卧不安,情绪有些激动。待汤姆演讲结束,他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你们是专家,是大师,不愧为北京来的。我也见过不少点子大王、策划大师、营销专家,真正能贴近我们,让我们耳目一新的,就是你们了!这样吧,各位,我们下午干脆开一个大会,高总来给我们大家洗洗脑。”

    汤姆当然求之不得,但表面上还是表现得轻描淡写,说起话来贴心动人:“只要对公司有所帮助,哪怕一句话的效果,我也乐意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