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三线战略

    60.三线战略 (第2/3页)

、赈济灾区等个个都是吞金的巨兽,内银根本维持不了十年。朱由校只能选择抬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来换取经济上的支持,毕竟这些王爷除了高额的俸禄,还有无数的封地和资产,这些钱财理应在国难之际拿出来兴邦富民。

    这些政策虽然引起了部分王爷的不满,但也不敢公开反对,一来有岷亲王这个正面典型,二来朱由校已经把丑话说在前面,朱家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皇帝都挪用内银了他们还有什么借口。在这个多事之秋,如果连同胞手足都不能互相支持,那大明朝真就没指望了。

    对于那些不配合的王爷,朱由校决定抓几个出来杀鸡儆猴。比如襄阳的襄王、武昌的楚王和成都的蜀王。上文提过蜀王朱至澍曾散尽家财组织百姓守城,但后来张献忠包围成都府时,他却说:“要钱没有,承运殿倒是闲着,要不你们把它卖了换钱?”很显然除了李自成和张献忠敢要承运殿,其他人并没有购买的意愿。这些显贵的王爷成了农民军屠杀的对象,每到一地不但整家杀掉,还将他们的财产抢劫一空。

    朱由校心想他们的财富皆是民脂民膏,与其便宜了贼人,不如想办法挤兑出来用于民生建设,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他现在为了开源节流是绞尽脑汁,除了拿皇族们开刀外,他还决定顺应大航海时代的潮流,由朝廷出台政策提高商人的地位,鼓励商业的发展,以国家为主体恢复对外贸易。

    这次南巡朱由校赚的是盆满钵满,藩王们却掉了一身的赘肉,纷纷叫苦不迭。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临别时左战再次设下家宴,准备现身说法。

    酒过三巡,朱由校命人将明朝疆域图抬到大殿当中,用宝剑比划着说道:

    “朕知道你们认为国破家亡是危言耸听,今日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从太祖建国以来,我朝周边战事就没停止过,尤其是为了对付来自北方的压力,成祖皇帝不惜将京师搬到北京,这叫天子守国门,历史上还从未有哪个皇帝敢这么做。

    祖宗的基业传到朕这里已经有近二百六十年,纵观历史汉、唐等大一统的王朝基本都是这个定数,朕虽没有太祖、成祖的雄伟魄力,但决心君王死社稷,与大明朝共存共亡。

    当然朕不想做亡国之君,为保大明王朝能够千秋万代,朕已制定大三线战略。以长城为一线,由朕坐镇京师负责抵抗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一旦失守朕将自刎向祖宗谢罪。朕死后由由太子继承大统后坐镇南京,以秦岭、淮河、长江为二线,依托天险继续抵抗外敌的入侵。如果南京失守,新君可撤到西南四省,依托崇山峻岭继续指挥全国军民战斗。”

    朱由校图文并茂的讲述了大三线战略,以表达自己君王死社稷的决心,在座的藩王们听完后顿时清醒了大半,暗道这小皇帝是不是疯了,简直是一派胡言。大明朝开国都快二百六十年了,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周边并未出现强大的敌人,怎么会亡国呢?

    其实朱由校也不信,这只是最坏的打算罢了,但他的目的是要说服这群藩王心甘情愿的拿出钱来资助自己的新政,所以不免说的信誓旦旦。此时君臣又陷入一种可怕的沉默,谁先开口谁就输了,所以又该群演出场了,代王朱鼐钧拖着老迈的步伐缓缓走到地图前,仔细的看了看大同的位置后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