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西学东渐

    96.西学东渐 (第2/3页)

拉贡不辱使命,前期做了大量的铺垫,没想到半路杀出了克伦威尔,差点让他搅了局,继续申辩道:

    “那次不愉快的事件完全是东印度公司的个人行为,我们的国王腓力大帝为此深表惋惜。为了挽回两国的邦交关系和贸易往来,不但主动将几名要犯交给贵国惩处,并且拿出二十万两白银作为赔偿。如今有人不明就里,便想挑拨两位明君的关系,其险恶用意不可不察。”

    对于阿拉贡的谦逊,朱由校还是比较满意的。婚礼过后他并没有沉溺在温柔乡,而是与内阁商讨在天津划设外国使馆区,谋求与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互派使团增进明朝对世界的了解。

    经济方面,在上海浦东自贸区的基础上,增加天津海河、青岛四方、广州珠江三个特区,允许外商在这四个城市内定居。同时进一步完善郊区的配套服务,拓宽驰道,增设驿站,使之成为明朝的经济中心。

    对于明朝的宽松政策,以及开出的优厚条件,不但各国商人趋之若鹜,还吸引了诸多学者、传教士。他们的著作涉及天文、地理、百工、化学、医学、经济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可以说囊括了欧洲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在新知识的冲击下,朝廷开始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不再以经史子集为选拨人才的唯一标准,开始重视应用学科,如材料、机械、工程、制造、冶炼等,培养近代工业的专业化人才。

    这场由朝廷为主导,欧洲学者推波助澜,士大夫阶层广泛参与的文化交流,史称东学西渐。其目的是要开启民智,放眼看世界,同时抑制儒术,打破三纲五常对汉人的思想束缚。

    当然,这种变革肯定会遭到激烈的反抗,孙承宗、熊廷弼、黄克缵、范景文、韩熀、杨涟等一干精英倒吐几口老血,拼死劝谏朱由校要三思而后行。他们认为从汉武帝罢黜百家后,经史子集一直是历代王朝的正统学说,而西洋百科不过是三教九流的怪论,不能登大雅之堂。

    这些老臣都是十年寒窗的饱学之士,几十年的官场历练已是经纬之才,他们受惠于圣人的学说,因为也坚定的支持儒家的正统地位。他们原本以为小皇帝是位传统的殉道者,南征北战不过是为了维护大一统的王朝地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