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义务教育

    103.义务教育 (第3/3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想要全面提升国民文化素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能朝令夕改让人们质疑教育的权威性。朱由校虽然在当时已经取得了朝野上下的拥戴和钦佩,但想做成此事需要面对的问题依然非常严峻。

    首先是钱。虽然第二次人口普查后户部在籍人数翻了一番,新政实施后全国的耕地也恢复到万历十五年的一千一百多万百亩,朝廷岁入达到六百万两白银,可是伴随着明朝疆域的扩大,需要支出的账目也急剧增加。此时推行义务教育,朝廷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第二个问题是利益之争。历代王朝的末期都会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深挖下去就是利益集团已经完成了对国家资源的垄断,对他们来说这个皇帝姓朱还是姓爱新觉罗都一样。当初朱由校带头把部分皇庄分给西北的流民,他们迫于朝廷的压力和社会舆论,被迫将兼并来的土地还给百姓,已经对朱家心存不满。

    如今朱由校要普及义务教育,扩大科举取士的招生范围,这将打破士大夫阶层对官僚机构的垄断局面,必然会激起他们的暗中反抗,甚至会扶持新的代理人。想想当初多尔衮率数万八旗健儿就可以纵横中原,几十万女真人竟然统治了数亿汉人达二百六十八年,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

    为了解决教育资金的问题,朱由校命魏忠贤坐镇南京,严厉整顿东南盐矿,由司礼监和内阁共同监管具体的账目,东厂和锦衣卫全程监督涉事官员,力争在三年内恢复到明太祖、成祖年间的八位数。另外,他密令在石见银山的戚报国和王承恩扩大开挖的规模,所有银矿全部运至天津进行熔炼,然后交由内务府和户部负责货币的制作。

    至于士族内部的抵触,朱由校决定联合勋贵和商人进行挤压,只要他手里有兵权和钱袋子,就不担心天下易主,而且修改科举内容和扩大生源,寒门也能够出贵子,这将从根本上打破士大夫的垄断地位,臣权被进一步削弱,民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国家的军政大权会牢牢的控制在君权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