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十里问道台

    第7章 十里问道台 (第3/3页)

受不到灵气,自然无修行。

    就算有灵根,没有相应的法门引气入体,没有被人发掘,也是竹篮打水,所以说修行讲究缘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灵根也有上下好坏之分,好的灵根对天地间的灵气更有亲和力,可以引动更多的灵气入体,为修行者提供充沛的灵气修炼,使其可以快速的提升修为。

    反之亦是如此,若是灵根对灵气感知力不高,只能将灵气一点一点的引入体内,慢慢积累,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破开壁垒进入到下一阶段,所以说,如果修行者前期境界提升缓慢,最大的可能便是灵根的问题。

    而各大地域对修炼境界的描述也略有不同,但大都以东域神州的修炼体系为标准。

    东域神州修炼体系,大致被划分为十二个大境界。

    其中筑基三境为,聚气、开脉、成罡。

    开仙路三境为,锻神、返虚、凝真。

    问道三境为,洞漩、渡海、彼岸。

    地仙三境为,合道、化域、道体。

    每一个境界都有各自气象,与数层小境界。

    至于那地仙境之上,神秘莫测的超脱之境,只在传言中,就算上古典籍也只是只言片语,并没有什么描述。

    修行之路是一场修心问己之路,沿途的各种风光、艰险、诱惑多不胜数,唯有始终坚守向道之心,不被外物所惑,才能逆流而上,去追寻那虚无缥缈的长生仙路。

    ......

    在承意山正西,有一处宽大的石路,从盆地边缘直通山脉顶端。

    这里便是问道台,其上有诸多法阵覆盖,是一条千难万险之路。

    问道台每五年开启一次,每次开启那些修行至成罡境的入门弟子都会聚集在这里向上攀登。

    “十里问道台,机缘凭自心。”

    这是一道试炼之路,更是一道问心之路。

    那些闯过问道台的弟子,或是根据自身天资、特长或被师长看重,来选择具体进入哪座山峰。

    立下了誓言,拜过了祖师,刻录一块属于自己的命牌,他们才算真正进入圣衍宗,踏上了那条与天争道的修行路。

    进入各峰后,他们便正式成为圣衍宗的精英弟子,在其上还有各峰首席、核心、乃至亲传,那些刚入各峰的弟子只有通过自身努力,才能步步向前。